地名:果园乡 | 隶属:渑池县 |
行政代码:411221206 | 代码前6位:4112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8 | 邮政编码:472000 |
车牌代码:豫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2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35个行政村 |
此处果树众多,故名果园。
果园乡位于渑池县城南七公里处,北邻陇海铁路和310国道,南韩、南闫公路穿境而过。全乡共辖16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 .3万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好一个园区,实施两个突破,抓住三个重点,实现四个目标”的工作思路,带领全乡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发挥优势,构造特色,使乡域经济有了较大发展。2001年全乡实现乡镇企业入库税金1320万元,完成乡财政收入735万元,农民人均纯入2420元,被省、市 、县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奔小康科普示范乡”等多项荣誉称号,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个乡镇排序中,由1998年的第14位上升到目前的第9位,全乡呈现出政
2024年3月,果园乡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4年12月,2024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果园乡榜上有名。
清属城中、城南里。
1927年属中区。
1937年属第一区的振民、泉源乡。
1945年属第四区。
1947年属一、二、三区。
1955年属南段村中心乡。
1958年属西村、城关公社。
1975年析原西村公社北部10个大队,城关镇南部4个大队成立果园公社。
1984年改设果园乡。
2005年西村乡并入果园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果树多,故名果园。2024年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村委会位于西果园,取“果园”二字而得名。果树多,故名果园。…[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康姓居于洼地,故名康洼。清属南一里。1927年属南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南段村中心乡果园乡。1958年建立康洼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泉出平地,村在泉北,故名北平泉。清属城南里。1927年属南区。1949年属一区。1952年属三区。1956年属笃忠中心乡张吕乡。1958年建立北平泉大…[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泉出平地,村在泉南,故名南平泉。清属城南里。1927年属南区。1949年属一区。1952年属三区。1956年建立南平泉大,属笃忠乡人民公社队。1961…[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村北原有一古村,名寻村,在寻村南,故名南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赵姓聚居一庄,故名赵庄。清属城南里。1927年属南区。1949年属一区平泉乡。1952年属一区果园乡。1956年属南段村中心乡果园乡。1958年属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河谷,又多山洞,故名峪峒。清属城南里。1927年属南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南段村中心乡果园乡。1958年建立峪峒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以苏姓早居,故名苏庄。清属城南里。1927年属南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建立苏庄大队,属南段村中心乡果园乡。1961年属西村区峪峒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段姓居住,得名段村,渑池境内有4个段村,经上级批准,冠以方位,故名南段。…[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原有一尼姑庵,村在庵东边,故名东庵头。…[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杨姓早居,故名杨村。清属城南里。1927年属南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南段村中心乡段村乡。1958年建立杨村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为耿姓居住,故名耿村。清属城中里。1927年属中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南段村中心乡果园乡。1958年建立耿村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村南有一店,离城八里,过往行人常在此歇息,故名八里寨。…[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八里寨之东,故名东村。清属城中里。1927年属中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城关中心乡高店乡。1958年建立东村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孟姓聚居,故名孟村。清属城中里。1927年属中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城关中心乡高店乡。1958年建立孟村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居沟中,以沟形如牛尾,得名牛尾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青山、桓王山对峙,形成一隘口,北涧河从中流出注入黄河,得名涧口,后搬迁至果园乡北平泉村,取两村前一字,故名涧北。…[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青山、桓王山对峙,形成一隘口,北涧河从中流出注入黄河,得名涧口,后搬迁至南平泉,建新村,故名涧新。…[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杜寺村原有一佛寺,香火鼎旺,位于佛寺西,故名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平地建庄,视野开阔,故名展庄。原属陕县。1953年划归渑池县二区。1956年归属南段村中心乡上渠乡。1958年建立展庄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姓早先多居窑洞,故名刘窑。原属陕县。1953年划归渑池县二区。1956年归属南段村中心乡上渠乡。1958年建立刘窑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北有一小石山,故名石堆。原属陕县李村区。1953年划归渑池县,属二区。1956年属南段村中心乡上渠乡。1958年建立石堆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孟姓居于沟内,故名孟家沟。原属陕县李村区。1953年划归渑池县二区。1956年归属南段村中心乡上渠乡。1958年建立孟家沟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姓居于沟内,故名石沟。原为洛宁县二区。1956年划归渑池县,属李家中心西村乡。1958年建立石沟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属西村区峪峒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庄在沟里,地势低下,故名下庄沟。原属洛宁县二区。1956年划归渑池县,属李家中心乡李家乡。1958年建立下庄沟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属西村区…[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坐落在村西边的坡地,故名西坡。1948年前属洛宁县管辖。1948年后划归渑池县西村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社改乡,改称下庄沟村民委员会。1985年由下…[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毛姓居于沟里,故名毛沟。1969年毛沟、绿竹洼、水泉洼、窑屋坡4个村庄因紧邻而合建一个大队,称毛沟大队。1984年大队改村委会,改称毛沟村民委员会。2…[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姓早居,故名李家。原属洛宁县二区李家乡。1956年划归渑池县,属李家中心乡李家乡。1958年建立李家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属西村区李家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古时土匪从未到此抢劫,得名“饶吾”,后居民多住窑洞,更名为窑屋。…[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在两河汇流处,称龙头村,后刘姓增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处原有寺院,杜姓聚居,故名杜寺。原属洛宁县二区。1956年划归渑池县,属李家中心乡李家乡。1958年建立杜寺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属西村区…[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原土匪多,不太平,以“太平”命名表示村民意愿,故名太平庄。…[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杜姓聚居,故名杜家门。原属洛宁县二区。1956年划归渑池县,属李家中心乡。1958年建立杜家门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属西村区李家人民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原洛阳通往陕州的古道旁,故名路村。原属洛宁县二区。1956年划归渑池县,属李家中心乡李家乡。1958年建立路村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属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李家之东边岭上,故名东岭。原属洛宁县二区。1956年划归渑池县,属李家中心乡李家乡。1958年建立东岭大队,属西村人民公社。1961年属西村区李家人…[详细]
仰韶大杏,又名仰韶黄杏,河南省渑池县的水果类特产。因渑池县为仰韶文化发祥地而命名。渑池县属秦岭余脉,为豫西丘陵山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其果形似鸡蛋,俗称鸡蛋杏,果实成熟后,核肉分离,
仰韶酒是中州佳酿中的古香新秀,因厂址在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南侧而得名。仰韶酿酒,历史久远。从仰韶村和附近的二里头文化遗址0土的大量酒具看,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酿酒了。以后,酿酒业又
坻坞,分南、北两个行政村,位于渑池县城东北的仁村乡西部。南坻坞的小米是本县农产品中质量最优的一大特产。该地所产的小米,最大的特点是:煮粥喝,能出现三层米纹,米油丰富,营养价值很高;做成米饭,盛到碗内和
牛心柿产于渑池县石门沟,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特点是个大、肉细、汁多、味甜。牛心柿饼曾是清廷的贡品,甜度大、纤维少、质地软、吃起来香甜可口。仰韶柿饼,又称牛心柿饼,河南省渑池县特产。仰韶柿饼是由牛心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