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大许寨镇

地名:大许寨镇隶属太康县
行政代码:411627113代码前6位:4116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6万人
人口密度:约63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该村原名土桥寺,因村内许姓较多又名小许庄。清道光十七年(1837)为防匪患筑寨,改称为许庄寨。清光绪元年(1875)加筑寨墙,且村庄规模较大,改村名为大许寨。

基本介绍:

大许寨乡位于太康县西南部,政府所夺距县城9公里,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全乡地势平坦,属黄河冲击平原,黑河、李贯河流经中部和南部,属黄淮水系。全乡辖34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11419户,50524人。我乡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太扶公路、许郸铁路从北部穿过,乡乡公路辐射全乡。乡政府所在地实施了小城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齐全,为经商办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许寨乡是一个平原农业大乡,农田水利设施的加强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食、棉花、油科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来,党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截止目前,全乡发展大型养鸡厂17个,养猪厂8个,养牛厂4个;形成养羊专业村

+查看详细大许寨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

1965年成立大许寨公社。

1983年更名大许寨乡。

2024年改置大许寨镇。

太康县
大许寨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崇祯二年(1629)原名土桥寺。清道光十七年(1837)为防匪患,第一次修了寨墙。村内多为许姓,改名为许庄寨。清光绪元年(1875)第二次修寨,且村…[详细]

张楼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六年(1634)张姓兄弟二人迁此建村,取村名张庄。后又建有楼房,更名为张楼。…[详细]

罗古洞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姓氏“罗”取名。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张、罗两姓村民迁此居住,且张、罗两姓分别住在村内胡同两侧,罗姓人数较多,取村名罗胡洞,后演变为罗古洞。…[详细]

李楼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楼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大许寨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盖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光绪年间有几户姓盖的村民迁此落户定居,取村名盖庄。…[详细]

赫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赫姓迁居于此,建村后人丁兴旺,取村名赫庄。…[详细]

马楼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有一马姓富户迁此建村,盖有一座楼房,取村名为马楼。…[详细]

尤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十二年(1805)根据墓中断碑记载看出“古游村”营墓志,村内游姓较多,取村名游庄。…[详细]

陈灯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成化十二年(1476)陈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来时带着一个非常精致的灯,为使这盏灯传下去,取村名为陈灯。…[详细]

韩店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康熙三十年(1691)韩姓村民迁居于此,在靠近太康至周口的道路旁开店,称韩家店。后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村庄,取村名韩店。…[详细]

陈楼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十四年(1416)有一陈姓富户在此居住,并建一座楼房,取村名为陈楼。…[详细]

大陈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陈氏两兄弟在此建村落户,因村庄较大,取村名大陈。…[详细]

洪山庙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三年(1664)原名牛王庙。村东边原有一座大庙,驻有一老僧人名叫洪山,更名为洪山庙。…[详细]

葛花李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李姓村民迁此落户定居,因村庄较小,取村名为小李庄。后村民在村四周种植有葛花树,本村李姓较多,更名为葛花李。…[详细]

侯庄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侯姓村民迁此建村居住,取村名侯庄。…[详细]

王庙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十年(1671)西有一座小庙,因村内王姓村民较多,取村名王庙。…[详细]

花元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有一刘姓富户迁此居住,喜欢种植花草,建一花园称刘花园。后来从大沃张迁来一户张姓人家在此居住,将刘花园改为张花园。后简称为花园。…[详细]

胡楼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正统五年(1440)一个叫胡迪的村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后建有楼房,取村名胡楼。…[详细]

四柳树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门外原来有四棵柳树,树下经常有集市,村民呼此村为四柳树集,后简称为四柳树。…[详细]

何桥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同治十六年(1875)从扶沟县迁来何姓三兄弟在李贯河北岸定居下来,为了村民便于通行,又在李贯河上建一座桥,取村名为何桥。…[详细]

刘英寺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有一位叫刘英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后又主持捐资修建一座佛寺,后人为纪念他,取村名为刘英寺。…[详细]

贾堂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贾姓村民迁此建村居住,因村中有一庙堂,取村名贾堂。…[详细]

洼李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有两个地势较洼的坑。清嘉庆十一年(1806)李姓村民迁此落户建村,取村名洼李。…[详细]

君赵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八年(1375)苏、高、赵三姓数人迁此定居。后苏姓绝户,高姓人少,赵姓人口增多,于是苏家的田地均归赵家所有,由此定名为均赵,后演化为君赵。…[详细]

王堂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有一王姓农户在此建一祠堂,取村名为王家堂。后演变为王堂。…[详细]

元明寺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称铁扶寺,后村北建一大阁,有东西廊坊。清顺治年间(1644-1661)一个法号叫元明的和尚来此定居,久而久之取村名元明寺。…[详细]

赵楼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七年(1579)赵文威由大陆岗迁来此地居住,在村内建有楼房,取村名赵楼。…[详细]

刘化王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初由刘、王两姓来此建村居住。后来村中出了一个姓刘的画家,遂取村名刘画王。后演化为刘化王。…[详细]

台集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有一高台子,每天早上在高台子附近起有集市,村民呼此村为台集。…[详细]

贾千楼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楼房较多,村中又出了一个叫贾千的名人,他在京都掌管军马,取村名为贾千楼。…[详细]

黄岗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南角有寺院一处,根据庙院九龙碑记载,太邑西南十八里许黄岗寨庄东有一大片黄土岗岭约五十亩,因此得名为黄岗寺。…[详细]

三冢集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十七年(1812)村东有三个土冢子,每遇双数天便在此开设集市,后人称三冢集。…[详细]

刘庄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十二年(1807)刘姓村民迁此建村居住,取村名为刘庄。…[详细]

吴敬西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吴庄。后来村中有一位叫吴敬西的人中了进士,后人为了纪念将村名改为吴敬西。…[详细]


以下地名与大许寨镇面积相当:
到大许寨镇必去著名景点

大许寨镇相关名人

大许寨镇特产与美食
大许寨镇民俗文化
太康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