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

地名:王集乡隶属太康县
行政代码:411627202代码前6位:4116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84.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93万人
人口密度:约82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原该村土质多沙,地势较洼,称沙洼村。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王姓人迁居此地,后在村内兴起小集,改称为王集。

基本介绍:

王集乡地处豫东平原,属革命老区,位于太康县城北15公里。106国道和漳杨公路交汇于乡政府所在地,乡村公路四通发达。全乡有回、汉两个民族,辖37个行政村,109个自然村,总面积为82.4平方米,耕地面积7.9万亩,总人口达5.4万人。乡党委下设48个党支部,全乡共有党员1236名。

该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目标,积极引导农民和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和精品林业,切实抓好了小麦、棉花、蔬菜、瓜果、食用菌、烟叶等产业,全乡年产小麦6657万斤,棉花660万斤(全部优质化)。为提高复种指数,全乡7.9万亩耕地全部实行了间作套种,实现了一年多熟,形成了一村一品个多村一品

+查看详细王集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王集乡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4年9月,王集乡被确定为2024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文化旅游:

太康方城遗址

方城遗址方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西北13公里王集乡方城村内,总面积0.5平方公里。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方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方城遗址从周围断崖及表面暴露的遗物判定:文化内涵最

轩村遗址

轩村遗址位于东经114°48′46.0″,北纬34°10′43.3″,海拨高度47.9米,太康县城偏西北王集乡西轩村轩村小学西侧,围地势稍高,面积3200平方米。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

历史沿革:

1949年设太康县第三区(王集)。

1958年设立王集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王集乡。

太康县
王东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土质多沙,地势较洼,称沙洼村。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王姓人迁居此地,后在村内兴起小集,改称为王集。后因村落较大一分为二,因位于东边,故名为王集东…[详细]

王西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土质多沙,地势较洼,称沙洼村。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王姓人迁居此地,后在村内兴起小集,改称为王集。后因村落较大一分为二,因位于西边,故名为王集西…[详细]

斧头岗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一土岗,原修有围寨,寨中有二冢皆似斧头置之,故取名斧头岗。…[详细]

前岗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一土岗,原修有围寨,寨中有二冢皆似斧头置之,取名斧头岗。1979年斧头岗一分为二,分斧头岗北、斧头岗南。依前南后北之说,在南部,便改村名为前斧头岗。…[详细]

焦堂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在附近有一个孤子堂,由于村内姓焦的较多,故取名焦堂。…[详细]

任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有几户任姓在此地建村居住,故取村名为任庄。…[详细]

陈楼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孝宗弘治元年陈姓迁此建村居住,后人丁兴旺并盖有楼房,故取村名为陈楼。…[详细]

徐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徐姓从高贤乡徐庄村迁入此地定居,因姓徐的较多,取名徐庄。…[详细]

方城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县志记载,夏代时期在此规建城池,计划方圆五里,后经观看,因没有囚地(建牢房之处)便迁于阳夏(太康)。此处故称方城。…[详细]

城寺头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建文元年(1399)内建寺(城皇庙)一座,取村名“城寺头”。…[详细]

后李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李大楼。后因李姓较多,又位于城寺头村的后面,故取村名为后李。…[详细]

江楼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宋初,江姓迁居此地建村居住,后盖有一座楼房,故取村名江楼。…[详细]

新店铺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宋,该地为皇家运粮河的码头,来往客商停宿此处,开设有前后两个店铺,取名新店铺。…[详细]

平岗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帝瘔集。明万历年间称平台岗、太平岗,后演化为平岗。…[详细]

李占荣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1620)有一李姓名占荣的人,从县城东李养寨迁居此地,以其人之名,故取村名李占荣。…[详细]

赵楼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赵姓从太康县西赵楼迁此建村居住,故取村名为赵楼。…[详细]

张大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二十年(1423)张李两姓迁居此地,张姓取名张庄,李姓取名李庄,两村相距百米,年深日久,村庄扩大,两村连成一个村,后张姓较盛,故取名张大庄。…[详细]

李小桥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头有小桥一座,因村内李姓较多,故取村名为李小桥。…[详细]

石山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有个大土堆,人们议论要起山了,结果没有起来,成了个死土堆。后演变为死(石)山。现土堆已无,改称石山。…[详细]

无良阁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里人为了免交皇粮,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庙阁,没有安置大梁,恭请皇上看后,皇上说,好是好,就是少了一根横棍,还是没有免粮,当时村中人就称为无梁阁。…[详细]

张帝臣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张姓在此定居,认为这块地是风水宝地,人希望将来出大官,有帝王之臣出世,故取村名为张帝臣。…[详细]

东轩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轩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西轩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轩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坝王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道光元年(1821)王姓由外地迁来,在村头修一坝,故取名坝王。…[详细]

刘老庄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老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田庄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田姓村民迁此建村居住,后来人丁兴旺,故取村名为田庄。…[详细]

琅琊岗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的人性格刚强好胜,为吓唬恶人以狼野岗为村名,后来便起演化为琅琊岗。…[详细]

丰收厅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庄的故事演变取名,后经更名。孔子七十二贤弟于从灵店路过,停在此处高岗上,故名停灵峰,1984年更名为丰收厅。…[详细]

韩楼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韩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居住,后人丁兴旺并建了楼,故取村名为韩楼。…[详细]

葛岗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是一土岗。西汉年间(202-9)王莽赶刘秀,刘秀路过此地休息,将马拴在石磙上,当王莽赶来,刘秀忙割缰绳骑马赶路,后来演变为葛岗。…[详细]

李庄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姓村民迁此建村居住,故取村名为李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三区(王集)。1958年8月成立李庄生产大队,属王集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李庄村民委员…[详细]

梅岗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八年(1375年)梅姓由外地迁来建村居住,因该处地势较高,人们称凸,故名为梅岗。…[详细]

姚庄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西有一座窑,取名窑庄,时间久了,演变为了姚庄。…[详细]

尤桥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元年(1403)游姓迁此建村定居,因村南河上有座桥,取名游桥。…[详细]

张大夫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道光九年(1829)有位姓张的大夫(医生)迁来此地居住,后人丁兴旺,故取村名张大夫。…[详细]

肖庄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肖姓最早迁此建村居住,后来人丁兴旺,取村名为肖庄。…[详细]

朱子岗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南有一土岗长满竹子,村人起名为竹子岗,后来演变为朱子岗。…[详细]


还有4个地名与王集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王集乡面积相当:
到王集乡必去著名景点

王集乡相关名人

王集乡特产与美食
太康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