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桐寨铺镇 | 隶属:唐河县 |
行政代码:411328108 | 代码前6位:4113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8万人 |
人口密度:约48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9个行政村 |
元代山西难民来此落户,定居于现址西二公里许母猪河东岸,当时桐树成林,形成自然寨栅,过往客商在此食宿,遂成店铺,称桐寨铺。
唐河县辖镇。1955年建桐寨铺区,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建区,1969年复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7.8万。312国道过境。辖桐寨铺、栗园、雷庄、陈园、唐岗、西高营、代庄、东张营、七门、司庄、史庄、代河、刘堂、许冲、肖堰、太山、东岗顶、大李营、赵中铺、王茨园、范庄、刘斌桥、周庄、惠老营、邱观、十八里党、曹庄、张庄、大毛庄、东崔庄、赵冢、碾盘桥、刘圪垱、宋营、李松庄3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养殖、建筑、皮革加工为主。农产小麦、瓜果、棉花、大豆、芝麻、油菜子。素称“西瓜之乡”、“黄牛之乡”。
2024年9月,桐寨铺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原名许友镇,又称桐寨店,始建于隋代。
元代改称为桐寨铺。
清代桐寨铺西北部属桐河保(今桐河街),南部属桃园保(今张店镇桃园寨村),东部属信桥保(今本镇刘斌桥村)。
1921年属沘源县。
1941年设桐寨铺联保。
1945年改为桐寨铺乡。
1948年分属桐河区、白秋区、刘斌桥区。
1952年分属唐河县桐河区、白秋区。
1956年撤区设桐寨铺、刘斌桥中心乡。
1956年改中心乡桐寨铺区。
1958年成立桐寨铺公社。
196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元至正年间,山西移民来此落户,定居于现址西2里许母猪河东岸,当时桐树成林,形成自然寨栅,过往客商在此食宿,逐成店铺,称桐寨铺,为明清时期南(阳)信(阳…[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雷庄碑文考:清道光年间雷姓自今宛城区槐树湾迁此建村,故名雷庄,流传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处原是栗树园,清道光年间,刘姓到此落户,始住建村,得村名栗园。后赵姓、史姓迁入仍沿用此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末,陈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始住建村,以姓得村名陈园,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唐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始住建村,因地处黄土岗,故名唐岗。…[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张姓自山西洪洞县移民落户建村,以姓得村名张营,后因天灾人祸,人口灭绝,由其外甥自今郭滩镇牛三门来此继承产业。名为牛张营,因人口发展又建中张营、后张…[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此村家谱和高姓祖坟碑文记载: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高登科、高登朝、高登银、高登艾兄弟4人,由今宛城区黄台岗乡高堂村迁此落户建村,以姓称高营。…[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高姓自今龙潭乡高营村迁此始居建村,故名高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司姓自本镇梁庄村迁此落户建村,故名司庄。…[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末年戴姓从本镇戴河迁入,史姓从本镇东大史庄迁此建村,因史姓人多称史庄。…[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戴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建村,村东临小河自北向南流,故名戴河。遂以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初年,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建村,在村南侧建有祠堂,以姓得村名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万历年间,肖姓自山西来此经商,后弃商务农在此落户建村,为解决用水困难在村旁挖堰塘3个,面积20余亩。以姓得村名肖堰。…[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康熙年间,许姓自今本镇太山村迁此,买下朱姓土地,落户建村,因村南和村东临自然沟,得村名许冲。村西又建小许冲后,此村改称大许冲。…[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庄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桐寨铺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本村老沟碑文记载,此村祖先李克功是李老沟李姓第七代孙,排行第二,在清光绪年间迁此落户建村,地处黄土岗顶上,以姓得名李岗顶。…[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李姓兄弟三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地势分建上、中、下三个李楼村。到清代同治年间,3个村连在一起,合为一个村,改村名为大李营。…[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赵姓自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居住在破庙里,庙门前放有大铁钟,以姓和铁钟得村名赵钟,此村地处古驿道,设有店铺,来往客人习称赵中铺,相沿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范姓自上屯迁此落户建村,以姓得村名范庄。其后党姓、潘姓、白姓、王姓、吴姓相继迁入,仍沿用此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建村,因爱钟花草,在村中设有花园,花园周围种有陈刺,得村名王茨园。后薛李二姓与王姓结亲,在临近建村薛茨园、李茨园,三…[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嘉靖年间,怀庆府(今河南沁阳)赵姓商人来此经商,后逐渐在河岸形成集市,称“桐河集”,后因河水泛滥成灾,集市西迁地势较高处。明末又有山西长治夭姓移民迁…[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邱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始住建村,传邱姓初来之时住在破庙里,后将庙宇重修,敬奉观音,以姓得村名邱观。清道光年间,王姓从今桐河乡柏树王村迁入,以南门外…[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此村党姓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党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建村,西北距桐河街、东北距李店街、东南距唐县城都是十八华里,以其姓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得村名十八里…[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成化年间,曹姓始住建村,以姓定村名曹庄。…[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嘉靖年间,张姓自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落户建村,故名张庄。到清末,张姓人口减少,李姓从碾盘桥村迁入,并在村西开设油坊,历史上曾习称油坊张庄。后张姓只有一…[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成化年间,李姓四兄弟自桐寨铺西李营寨随母亲迁此落户,后四兄弟分家单过:老大为长门(后称高楼门),老二为二门(后称当中院),老三为三门(后称北门里),…[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惠姓始祖惠伯通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徒到河南省南阳府东唐州(今唐河县)西北四十五里桐河镇南四平村(今唐河桐寨铺镇惠老营)五股路居…[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早年有邱庄、罗井两个村,因匪患而迁居他处。清代康熙年间崔姓自山西经商来此,后弃商务农,在此落户,原名崔庄。1982年因与他处重名,经县地名办批准,…[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成化年间,赵姓自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先在本镇张庄大队中门赵村落户,后又分居在此建村。因村南边有东汉名将景丹墓冢,以姓得村名赵冢。…[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万历年间,毛姓迁此落户建村,在村西隅建有奶奶庙,曾称毛庙村。后人口增多,改称大毛庄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雍正年间周姓从今宛城区茶庵乡周庙村迁此建村,故名周庄。…[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碑文记载:明洪武初年,山西洪洞县移民曾在此处聚居,宋姓落户建村,得村名宋营至今。曾立有宋姓始祖墓碑,现存宋营宋氏祠堂。…[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刘、任二姓在一个大土冢南边始住建村,此冢系东汉年间墓冢,村民习称“大土疙瘩”,又因刘姓人多,以姓得村名刘疙瘩,习称刘圪垱。…[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建村,据李姓碑文记载:先有刘姓居住,曾名刘茨园。清乾隆年间,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此村,二世祖李松治家有方,家产渐大,曾被皇封为“佐登仕郎”,在当地…[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阚营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桐寨铺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李姓自半站店村迁此落户成村,以姓得村名李新庄,后又简称新庄。…[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此村李姓祖先李英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建村,以“英”字谐音得村名李营。清光绪年间村周筑土墙为寨,以御匪患,后废。习称李营寨。…[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年间,梁姓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今淅川县滔河乡境丹江西岸始住建村,以姓得村民梁庄。2024年6月因国家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属丹江水库淹没区,迁入唐…[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年间,梁姓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今淅川县滔河乡境丹江西岸始住建村,以姓得村民梁庄。2024年6月因国家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属丹江水库淹没区,迁入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