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茶庵街道 | 隶属:宛城区 |
行政代码:411302010 | 代码前6位:41130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88.0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6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茶庵扼明清南唐古道,村人搭庵施茶,故名。
一、基本情况
茶庵乡临南阳市东17公里,西濒南阳市区,东临高庙乡,南界汉冢乡,北连红泥湾镇,南阳飞机场位于境内,312国道越境而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优越。该乡总面积88.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7609万亩,全乡11085户,40233人,其中,农业人口39130人,非农业人口1103人,99.5%为汉族,余为回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人均耕地1.6亩。
该乡地势由西向东南缓慢倾斜,土质依次为砂土、黑老土、黄老土、黄胶土、黑老土,土壤大部分为黑土上浸地,土质肥沃。 该乡共辖茶庵、周庙、下曹营、马庄、郑营、凡庄、丁营、楼子庄、狮子庄、二户庄、刘太营
清光绪三十年(1904)分属茶庵、大桥、双桥铺、曹店等保。
1936年分属茶庵乡、双北乡、大桥乡、草店乡。
1942年分属大桥乡、汉冢乡。
1949年后分属溧河区、新店区、高庙区。
1951年划为第十四区(茶庵区)。
1958年成立茶庵公社。
1961年复茶庵区。
1968年复为茶庵公社。
1984年改设茶庵乡,属南阳县。
1994年改属宛城区。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明末山西洪洞县人郑和路过此地,看中这个地方,定居于此,故取名郑营。…[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邹氏家族文碑记载,原建一庙为邹庙,明末清初周氏宗族于此重修庙宇,故称周庙。…[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樊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故取名樊庄。樊姓世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杨洪庄。据传杨、洪两氏早年居此,故名。后杨氏、洪氏减少,袁氏、黄氏兴旺,演变为袁黄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中毕营,清末毕姓把庄田卖给葛姓,从而改名为葛营。…[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秦氏三兄弟从山西洪桐县迁此识住建村,称秦营。明万历年间,析建新聚落,亦称秦营,本村遂称老秦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形成较晚,故称小庄,后讹为肖庄。又因北数里有肖庄,古称南肖庄。…[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陈营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茶庵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扼明清南唐古道,村人搭庵施茶,故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属茶庵保。1936年属茶庵乡。1937年后属汉冢乡。1949年属溧河区茶庵乡。1951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晋、唐、明屡经修复蓄水,明朝中期涸废,张姓建村湖底,故名湖里张,后世讹为胡李张。…[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曹氏世居,相对于北边另一曹营而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属大桥保。1936年后属大桥乡。1949年属新店区下曹营乡。1951年属第14区(茶庵区)王…[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明末清初丁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南阳经商,在此置买田产,取名丁营。…[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处系明代草寺庙,庙田养马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籍地处两山坡之间,贾姓人民较多,故取名贾凹,后改为贾洼。…[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古营,古氏世居。清初古氏他迁,顾姓迁入改称顾营。…[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在茶庵街南部,俗称南庄,故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属茶庵保。1936年属茶庵乡。1937年后属汉冢乡。1949年属溧河区茶庵乡。1951年属第…[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肖氏世居,故名肖庄。后为避重名,位于北侧,改为北肖庄。…[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氏世居,杨乾精明能干,故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属茶庵保。1936年属茶庵乡。1937年属汉冢乡。1949年属溧河区茶庵乡。1951年属第十四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