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章镇 | 隶属:嵩县 |
行政代码:410325106 | 代码前6位:4103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9 | 邮政编码:471000 |
车牌代码:豫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61.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4万人 |
人口密度:约9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相传韩王在此打过“大仗”,后演变为“大章”。
大章乡位于嵩县西部,乡政府所在地大章村距县城30公里。全乡地跨北纬33??54’至34??13’,东径111??4’2到112??01’。东北接德亭乡,西连旧县镇、栾川县,东南邻木植街乡,西北依洛宁县、栾川县。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2公里,总面积261。8平方公里。原洛栾路与洛栾快速通道自东向西穿乡而过,大三路、章杨通道与原洛栾路十字交叉,交通便利。
大章乡于1947年解放,成立大章区。1958年建立新华人民公社,辖旧县、大章、德亭三区。1963年撤销区建制,由旧县、大章、任岭3个小公社组建为大章乡人民公社。1975年旧县从大章公社划出,大章乡所辖范围相应缩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大章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属旧县里。
1932年属嵩县西区。
1945年大章划为甘泉乡联保处,辖蛮峪、水沟、赵岭、山后、龙河、大章、杨庄、学村、闫沟、旺坪。
1947年解放,大章为嵩县第六区,辖德亭、旧县、大章3个乡镇。
1955年转集体农庄。
1958年为新华人民公社。
1964年德亭乡划出。
1975年旧县、大章划出2个公社。
1984年改为大章乡。
2010年撤乡设镇,称大章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大鑫福地社区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大章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传说战国时韩王在此安营扎寨,领兵大战,故得名“大仗”,后演变为大章。…[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姓定村名魏沟,谐音外沟。1947年成立农会,朱景林任农会主席,派人到大章送柴,匆忙之间将魏沟简写为山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河村原名柳荫河,河两岸柳树成荫,潺潺流水从柳树下穿过,故得名柳荫河。宋朝年间,柳荫河上游天坪村后悬崖有石洞一个,名为刘英洞,洞边有一条通向大章、旧县…[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姓最早在此居住,故称。后赵姓没落,段姓居多,但仍沿用赵岭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条山谷,谷底常年溪水流淌,故名水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曾有赶骆驼运盐商人路过,骆驼累死在此地,各处人闻声都跑来观赏骆驼,见骆驼背上的盐似小山,又因此地处于沟中,传名为盐沟,后演变为闫沟。另一说为明洪武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曾有徐姓在此居住,因方言中徐与学音相近,同时1947年在村中建立了一所小学,故称学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说,汉代时,韩王在大章河打了一大仗,叫大仗,在小章沟内打了一小仗,故名小仗,后演变为小章。…[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远石时代此地是一片汪洋,有一巨龙来此吸干海水,汪洋渐枯,显露平川,由山西洪桐县迁来几户落居于此,取名汪坪村。后因此地水源充足,百姓收成颇丰,生活富…[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赵姓居民在此居住,且村内有楼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早先是由万姓的在此居住,故名万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属旧县里。1932年属嵩县西区。1945年属甘泉乡联保处。1947年成立农会,属嵩县第六…[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仙人场。据这里曾经森林茂盛,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林果遍野,可谓人间仙境。十八弟子演奏仙曲于梨园之中,四美人舞康乐南门之外,因此得名仙人场。清嘉庆年…[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庄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大章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有董姓先人在此居住,繁衍生息,以姓定村名,称董湾,后演变为东湾。…[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任岭村原名任家岭,明代称河口镇,原址在河口镇后岭“庄科地”,任氏家谱记载:“老庄科任氏旧宅也,任家岭者,岭以姓名,地以姓传也”,后演革为任岭村,并因其…[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候沟口有一寺院白鹿寺,由于坐落在沟口,故以沟名取名白鹿沟,以后演变为百里沟,建国后以地理方位改为东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时该地矿产有种叫玛瑙石,故以此取名玛瑙石沟。人们又把叫做马拉石沟,1964年,马拉石沟与西白鹿沟合并为马石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