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田湖镇 | 隶属:嵩县 |
行政代码:410325101 | 代码前6位:4103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9 | 邮政编码:471000 |
车牌代码:豫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36万人 |
人口密度:约43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30个行政村 |
传说古代龙门至潭头为五洋江,大禹治水,凿开龙门,湖水沉积成田而得名。
田湖镇素有嵩县北大门之称。地处伊河中下游,位于九皋山、西岩山和陆浑岭之间,属半丘岭、半平原地区,地势西东低。距县城西高东低。距县城20公里,离洛阳61公里。东接饭坡乡、九店乡。西连阎庄乡,南邻库区乡,北接伊川县、宜阳县,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14公里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600亩,有效灌溉面积14595亩。清代田湖为和乐里,民国暑期为田湖镇;1947年建田湖区;1985年建田湖公社;1960年县置变动,划人伊川县,1961年9月复归嵩县,仍名男湖区;1963年恢复田湖镇。全镇30个行政村,283个村民组,12588户,56635口人。
田湖镇地处三县交汇处,少栾公路穿境而过,
2024年12月,田湖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12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田湖镇为河南省第三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药材)。
2024年9月,田湖镇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4年3月,田湖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4年9月,田湖镇入选2024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24年12月,第九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田湖镇榜上有名。
2024年7月,田湖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河南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洛阳城西南约85公里的嵩县西北部,东临洛栾高速公路,西至洛栾快速通道,南至崖口桥,北至陆浑大坝,规划总面积4222.3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118.08公顷,湿地率
铺沟石窟北朝嵩县田湖镇铺沟村现存7窟。东部6窟自上而下错落毗邻,高1.55~1.7米,深1.11~1.7米,宽1.15~1.6米。西部1窟,俗称六郎窟,平面近方形,高5米,宽6.6米,正面佛
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陆浑村附近,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距洛阳市6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积57.9%。景区位于洛阳南50公里嵩县境内,洛栾快速通道穿区而
汤河桥又名广济桥,位于县城东北汤河之上,汤河桥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重修。这里曾为明清时期的驿路,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一。汤河桥建成至今虽历经
南陆浑古城类别:古遗址时代:东魏地址:嵩县田湖镇陆浑村
清代为和乐里。
1947年建田湖区。
1958年建田湖公社。
1960年县置变动,划入伊川县。
1961年复归嵩县,仍名田湖区。
1963年恢复田湖公社。
1984年改为田湖乡。
1987年撤乡设镇为田湖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凤阳社区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远古时代龙门以南一片汪洋,叫五阳江,九皋山是江中的一个大岛,后大禹治水凿开龙门,湖底沉积成田,人们疏通河道,九皋山前便得良田万亩,“田湖”由此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樊姓在此居住,故称。清代属和乐里,民国时期属田湖镇。1947年属田湖区。1958年为樊店大队,属田湖公社。1960年划归伊川。1961年9月复归嵩县,…[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柿园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樊店窑,是樊姓所开砖瓦窑面得名,后人丁兴旺,聚居点逐渐集中在窑上部,演变为窑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曾因烧制沙罐而得名沙货村,后人取潇洒如意、落落大方之意改为洒落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曾是县城旧城,故名。公元前206年自西汉、东汉、三国魏、西晋至置陆浑县,隶属河南府管辖。后因大水,将城池淹掉一半,从此迁往现田湖陆浑村,建新城为伏流县…[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铺沟村历史悠久,是栾川、嵩县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因古时交通条件差,来往运输多为推、挑、牲畜驮运,行路艰难。商旅多在此地歇息住宿,设有饭铺、店铺十余家…[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地处河湾上部,故名。清代属和乐里,民国时期属田湖镇。1947年属田湖区。1958年成立上湾生产大队,属田湖公社。1960年划归伊川。1961年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门村原名原家门,史称凤饶村。有碑记载:此处凤阳河水畅流,杨柳成行,经济繁荣,人财鼎盛,由凤阳河而得名凤饶村。清光绪三年灾害频多,瘟疫成行,仅剩黄姓两…[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张姓居多,故称。清代属和乐里,民国时期属田湖镇。1947年属田湖区。1958年为张庄大队,属田湖公社。1960年划归伊川。1961年复归嵩县,属田湖…[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兄弟二人从外地迁来居住,后两人分开,一南一北,因其住房皆为用树木荒草所搭的草庵,故称北庵和南庵,后演变为南安。…[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曾有裴姓在此居住,故名。清代属和乐里。民国时期属田湖镇。1947年属田湖区。1956年为裴村大队。1958年为裴村大队,属田湖公社。1960年划归…[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有于姓居民在山岭居住,故名。清代属和乐里,民国时期属田湖镇。1947年属田湖区。1950年成立农会。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崔园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素有一山、二水、三岭之称,因地处南部洼地,故称南洼。…[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事不断。当时田湖镇陆浑村为军事重镇,有伐陆浑戎之说。此地有一腾王,他在一次战斗中时中箭负伤,撤兵后退到现今的卸甲沟村疗伤,追…[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窑店村坐北朝南,村前面对悬崖,高约200米,因崖下部为红色岩石,得名红崖,又因悬崖中上部有两孔窑洞,可容纳300余人,人称天窑,后演变为窑店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有一王姓县长,卸任后曾在村口建造石桥,后人为纪念而取名王公桥,后改为大石桥。…[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田湖村以北的弧形洼地而得名。清代属和乐里,民国时期属田湖镇。1949年属田湖区。1958年为下湾大队,属田湖公社。1960年划归伊川。1961年9…[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西曾有一棵三人合抱粗的大秋树,故名千秋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民祖籍嵩县库区乡和店村,因修建陆浑水库,于1959年秋迁至现居地。1961年设村级建制,为区别原库区乡和店村,故称新和店。…[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传汉代为延寿庄,著名画师毛延寿在此隐居建庄园,后人取名延寿庄,取延年益寿之意,后简化为毛庄。…[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春秋时期,有一将军腾王战斗中受伤,撤退至此地,因箭伤发作,体力不支,故卸下盔甲疗伤,故名。据传村中建有衣冠冢。…[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程颐、程颢是宋代杰出的理学家、教育家。元代初年,为纪念“二程”,故名程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安头和大安头两个村庄曾各有尼姑庵,小安头村庄在东叫东庵头,大安头在西叫西庵头,演变为东安头,后又以大小区分,得名小安头。…[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安头和大安头两个村庄曾各有尼姑庵,小安头村庄在东叫东庵头,大安头在西叫西庵头,演变为东安头,后又以大小区分,得名大安头。…[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二年(1369)高氏由山西洪洞县迁移此地,故称高屯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卢姓曾在此居住,故名。清代属和乐里。民国时期属田湖镇。1950年设立卢屯初级社,属田湖区。1956年为伊皋农庄。1958年和高屯村合并,为卢屯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屏丰庄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杨姓居民在此居住,称杨家湾,后简化为杨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