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胡堂乡 | 隶属:睢县 |
行政代码:411422207 | 代码前6位:4114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车牌代码:豫N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3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50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据胡氏子孙介绍,明代胡氏从柘城迁此,筑胡家祠堂于村西,以氏祠堂名村称今名。
胡堂乡位于睢县东南部,东与中州名镇概况_人文历史_旅游景点_民俗特产-宁陵县张弓镇接壤,西临睢柘公路,北有帝胡路与省道豫04线相接,帝胡路与孙胡路在境内纵横交错,贯穿东西南北,全乡辖19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人口22000人,耕地28883亩,总面积31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乡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胡堂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推动了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78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042万元,财政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75元。目前,该乡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2024年3月,胡堂乡上榜商丘市2024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明、清属睢州四乡之一的锦衣乡郭村里,后为郭村社。
民国时期属三区,后属五区。
1977年设胡堂公社。
1984年设胡堂乡。
据胡氏子孙谈,明代胡氏从柘城迁此,筑胡家祠堂于村西,以氏和堂名村称今名。…[详细]
李尧村是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胡堂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明永乐年间,姜玉文奉旨由山西洪洞迁此,以人名村称姜玉文,简称姜庄。清光绪年间,秦书言率子法军、法秀、法堂由秦庙析居于此。1981年,为别于河堤乡姜庄,…[详细]
明初,阮志满原籍福建省福州府连江县小澳村,随明成祖扫北,为十八家总兵之一,落户于此,建白衣堂庙,名村阮家堂。未几,邱氏奉诏由山西洪洞迁阮家堂西南部建房…[详细]
明代,周氏由山西洪洞迁此筑楼,村称周楼。明成化年间,秦雄由秦口迁此建庙,改称秦庙。…[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闻氏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1949年属二区。1955年属河堤乡。1958年为河堤人民公社文庄生产大队。1961年为河堤区文庄生产大队。196…[详细]
明代,徐氏自睢州城西徐莲池迁此,因村辈尊长称今名。…[详细]
北魏孝文帝延兴中,鲁郡太守擢京兆太守张膺裔由洛阳迁此,原为营地,故名张营。…[详细]
明永乐年间,王氏于此守营屯田,称今名。1949年属五区。1955年属周堂乡。1958年为周堂人民公社王营生产大队。1961年为周堂区王营生产大队。19…[详细]
清谷氏从宁陵县西洛庄迁此建楼,故名谷楼。…[详细]
明崇祯十五年(1642),河决,睢城没于水,董宗鲁为避水患由城内迁此,故名董庄。…[详细]
明代此有小河,北连解子八河,南通运粮河,旁有睢县至柘城官路桥,誉称水旱码头,靳氏迁居,称今名。…[详细]
南宋初年,李镇抚屯兵于此,村名李镇抚营简称今名。…[详细]
元代郭三虎由河北乞讨至此落户,于村西端睢柘官道设店,村称郭店。明末刘宪文由宁陵武吉屯迁此,郭氏外移,仍名。以地处南郭店东,故名东郭店。…[详细]
明代刘氏由河北武徙迁此,以氏与楼名村,称今名。…[详细]
宋初大将高天德于此建立擂台招募英豪,命村高立台。“立”“里”同声,讹书今名,故名高里台。…[详细]
明末,归德府巨商囤粮于此,故名归德屯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