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贾岭镇 | 隶属:项城市 |
行政代码:411681103 | 代码前6位:4116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02万人 |
人口密度:约45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4个行政村 |
贾岭,春秋时有一山岭,名十字岭,又名金鸡岭,林木丛生,豪强出没。有吴楚两国通婚,吴香女嫁到楚国经过此岭,曾被编成戏剧,广为传唱,并留下了“苏(梳)阁”等地名典故。后有贾姓落户,称贾家岭。今简称贾岭。
贾岭镇位于市境南端,东邻安徽省临泉县,西邻李寨镇,南邻平舆县,北临三张店乡、老城乡、新桥镇。面积87.6平方公里,耕地83370亩。辖34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7.6万人。镇政府驻地贾岭。
贾岭镇交通便利,106国道纵穿镇境,长虹运河贯通南北,北部有泥河,中部有小泥河。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此处有一道山岭,呈西北、东南走向,名十字岭,又名金鸡岭,林木丛生,豪强出没。当年吴楚两国通婚,吴香女嫁到楚国曾经过此岭,留下一段故事叫做“金顶轿换银顶轿,吴香女换马丫环”。之后,有户贾姓在此落户,更名贾家岭,简称贾岭。
1958年建贾岭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贾岭乡,1988
2024年12月,贾岭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贾岭镇(蔬菜)榜上有名。
2024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贾岭镇为2024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9月,贾岭镇被确定为2024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7月,贾岭镇入选2024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24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贾岭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12月,第九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贾岭镇榜上有名。
1948年属项城县城南区。
1948年属项城县月潭区。
1949年为项城县第九区。
1951年为项城县第十一区。
1958年设立贾岭人民公社。
1962年改设为贾岭区。
1965年复为贾岭人民公社。
1983年为贾岭乡。
1988年改为贾岭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春秋战国时期,此处有一道山岭,呈西北、东南走向,名十字岭,又名金鸡岭,林木丛生,豪强出没。当年吴楚两国通婚,吴香女嫁到楚国曾经过此岭,留下一段故事叫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一说:魏黄初六年(225)前,南北官道经此,有一车马店位于村中路边。门前备有马桩供来往客商栓马使用。店主任热情好客,且食宿便宜,过往行人多愿在此店过夜…[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康熙年间,樊姓从樊冲(永丰镇)迁此建庄,后樊楼在清末年建楼。称后樊楼。位于前,因名前樊楼。清咸丰八年(1858)监生樊清连创修寨,名前樊楼寨,寨废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韩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贾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阎氏从阎老寨迁此成村,来时是老三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庞氏最早在此居住,称为庞庄。后阎氏家族从时庄西南角夏王寺迁此,名阎庞庄。1949年,省去阎字,称庞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阎老寨俗称阎老家,简称老寨。据《阎氏家谱》记载:明初,朱元璋麾下部将阎经(传说此人祖籍云南)解甲归田,在此落户成村,方圆百十里内阎姓多来于此村,故称阎…[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阎姓从阎老寨迁此7户,在南新河东支桥口处建庄,名阎桥口,后因村中一人说话声音如雷鸣,绰号”老雷子“,年长日久,该人的绰号便代替了原村名。南…[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山西洪洞移来曹姓在此建村,初名曹庄,村后续建一曹庄,称大曹庄。阎姓迁入,村名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苏阁村名称由来,要向上追溯到东周列国时期。当时吴国和楚国通婚,吴香女远嫁楚国。当花轿行至贾家岭时,楚国派去的迎亲太监费无忌,因与太子有隙,诡称贾家岭有…[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阎氏家谱·阎氏始祖厚德公墓表》载:“元末世乱,明太祖崛起淮甸。(厚德公)杖策往谒,因以武职从征,定鼎后不乐仕进。自濠梁隐遁于项,遂为项人”。另载:…[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此处有刘庄、杨庄、贾庄三个小庄,相互毗邻。年长日久,形成一个村庄,刘庄居中,刘姓众多,因名大刘庄。…[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阎氏家谱》记载:阎氏系从阎老寨迁此,乃阎经后裔。至于“阎梅”村名由来,有两种传说。一说,清初,项城至汝南官道经此,庄内有棵又高又大的梅子树。花开时…[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山西洪洞移民文姓来此建村,后建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苏姓、夏姓居此,建有苏庄户、夏庄户(现村内留有苏家大楼残基)。明末战乱,苏乡衰落,由县城(今秣陵镇)黄胡同口移来黄姓,县城(今秣陵镇)西王…[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村西庙内钟文记载:原名翁堂。按民国末年翁氏祖坟推算,翁氏建村于明弘治年间,据《欧阳氏家谱》记载:“来祖欧阳天佑于明万历年间,从欧营迁此定居”。清监生…[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代,宋姓逃荒来此定居成村,以姓定名。1949年属项城县第九区。1958年9月为贾岭公社宋庄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贾岭乡宋庄村民委员会。198…[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马庄,最早居此者为马姓,次为袁姓。马、袁二姓衰落。明弘治年间,迁入刘姓,更名刘庄,1975年,因贾岭人民公社统辖三个刘庄大队,该大队位于最南边,更…[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楼村是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贾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张姓居此。清代有“二丁抽一”的征兵制度,张姓兄弟二人为逃避兵役,其中一人改作王姓,村名“张王庄”(当时兄弟二人分姓时各人持的石臼保存完好)…[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白胡子李店。明末,此处是南北官道旁的一个过路小店,有一李姓青年在路旁开店。他和别人不同之处,就是年轻轻的长了一嘴白胡子。他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经营…[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以前,此处有庄户名辛庄。庄主辛财主喂有99头水牛,每天派放牛小到庄西水牛洼放牛。去时99头水牛,到水牛洼就成了一百头。为弄清端底,辛财主叫放牛小在…[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王氏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定居。来祖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力大无穷,使一双神鞭,人称为神鞭王庄。清同治元年(1862)王崇贤创修寨,名神鞭王庄寨。因庄…[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张姓从张堰(付集镇)迁此,以经商为业,后置田建庄,名张新庄。…[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王姓从山东曹县来此种地,后有几户卫姓也来此种地。兵荒马乱之年,跑反经常到大卫庄。白天干农活,夜间住大卫庄。清同治元年(1862)军功赵元倡…[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梅姓迁此成村,故名。1949年属项城县第九区。1958年9月属贾岭公社杜庄生产大队。1965年7月属贾岭公社小卫庄生产大队。1983年12月成立…[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刘姓从水寨南刘店迁此建庄,因位于镇境东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李姓建村,村东有庙,庙前有棵白杨树,树干高大,枝繁叶茂,远近闻名,因名。(1944年夏季某日中午,暴风雨中树遭雷击烧毁)。清末,李玉栋创修寨,有…[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涂姓从杨楼(今属三店镇)迁此建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末,罗氏建庄。村人擅长武术,又建有寨,每逢土匪来时,附近村民都到罗庄寨避难。1927年。李老末攻破罗庄寨,寨内男女老幼全部遇难。后从余营(高寺镇)迁…[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麻姓由山西洪洞移此成村,后发展成大村,故名麻大庄。…[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弘治年间,住有马、王两姓,村名马王庄。后从麻老庄迁来麻姓,更今名。清同治元年(1862)麻敬业、麻方成创修寨,名麻王庄寨。1927年李老末破寨,寨毁…[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麻姓从土屯(今属秣陵镇)迁此定居。来时这里是一片荒地,高洼不平,个别地块寸草不生。老祖最先到此开荒种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原有三个小庄(黄庄、周庄、吴庄)。明初战乱,三村人绝,由山西洪洞移来吴大功、吴二功、吴三功兄弟三人,吴大功住和店,吴三功住吴场,吴二功在吴庄老庄户…[详细]
项城白芝麻色纯皮薄,籽大粒饱,口感香醇,营养丰富,出油率高。品质优良,商品率高,并且被加工成芝麻精制香油、水洗芝麻等出口到国外,很受欢迎。项城市地处豫东平原,位于黄淮之间芝麻主产区腹心地带。属暖温带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