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 > 周口市 > 项城市 > 三店镇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三店镇

地名:三店镇隶属项城市
行政代码:411681113代码前6位:411681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1.5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127万人
人口密度:约83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三张店,明代中期,以当时太康县西南的张氏来此经营盐店,孙店南虹河的章氏迁来居住,项城秣陵的臧氏前来经商,三家共居一村,称三张店,简称三店。

基本介绍:

三店镇位于市境南部,紧靠106国道。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泥河横亘东西,交通便利。东邻老城乡,西邻李寨镇,东南邻贾岭镇,西北邻孙店镇,辖25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全镇面积61.55平方公里,耕地50709亩,人口5.127万人。

1965年,由李寨、贾岭、孙店、城关四个区划部分大队,成立了三张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三张店乡。乡政府驻地三张店。

据传,明朝,由太康县西南张庄迁来张姓在此开盐店;由孙店南虹河沿章庄迁来章姓;由县城(今秣陵镇)西北迁来臧姓,共居一村,因名。

在农业生产方面,该乡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建成了万亩红提种植基地,美国提子葡萄被省质量技术监督

+查看详细三店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河南省爱卫办命名三店镇为2025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三店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12月,2024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三店镇榜上有名。

历史沿革:

1965年由李寨、贾岭、孙店、老城四个公社划出部分边缘区组建三张店人民公社。

1983年为三张店乡。

2024年撤乡设镇,改称三店镇。

项城市 袁寨古民居
三店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代,由太康县西南张庄迁来张姓在此开盐店,由孙店南虹河沿章庄迁来章姓,由秣陵镇西北迁来臧姓,三家共居一村,故名。…[详细]

大丁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丁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来此,兄居于此,名大丁庄。…[详细]

新寨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29年,为防土匪由刘献章组织十几个村庄群众,出人、出钱、出物共同筑寨,名“保安寨”。因该寨建成于民国年间,与清末建成的众多寨相比,称新寨,故名。…[详细]

张寨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有大片梨园,村民多姓张,曾名梨园张。清咸丰元年(1851)建寨,名梨园张寨。后梨园消失,改名张庄寨。…[详细]

李庄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三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坡龚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龚姓老两口,携三子一女,从四川成都移民来此,长子定居龚堂,三子定居小龚庄,闺女出嫁张庄寨,次子居此,因地处湖坡地带,水草丛生,初时以捡野鸭…[详细]

田集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罗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初来时此村名“河南村”,河南村靠码头,后来成集,田姓居多,故名。…[详细]

纪韩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此处原有纪庄和韩庄。1958年,几个庄的人吃、住、干活在一起。1960年散大伙,各回各村居住,纪庄、韩庄未分,故名。…[详细]

绰刘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刘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项,初居纪韩后小刘庄,清康熙年间,来祖刘世强从小刘庄迁此定居,当时,此处有两个庄,一个叫南刘庄,一个叫南杨堂,两村中间只隔一…[详细]

夏寨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万历年间,夏氏从浙江绍兴府会稽郡移民来项,始居县城(今秣陵镇)西南夏楼,后人丁兴旺。来祖夏钰从夏楼析此成村,初名小夏庄。清道光九年(1829)修砖寨…[详细]

陈张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嘉靖年间,张姓从陈州张(孙店镇,古属陈州管辖)迁此成村。因祖居陈州,故名。陈州张庄,为了叫着方便,简称陈张庄。…[详细]

杨楼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处原有庄户名涂庄,后涂姓绝,庄户平。清顺治年间,杨姓从老楼迁此安家,后建楼。故名。…[详细]

盛营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盛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定居,因当时明军在此扎营,因名盛营。三十年后,盛氏兄弟分居,弟居东,名东盛营。兄居西,名西盛营。…[详细]

黄庄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黄姓从城角楼迁此定居,名黄庄,1930年,石桥口、黄庄、夏庄、龙王庙联合在此修寨,称今名。…[详细]

夏庄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汪楼,汪姓居此,建有楼房和花园。后,汪姓绝户,清初,从石桥口、城角楼迁来两户夏姓,成村名夏庄。…[详细]

蛮张庄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道光年间,从息县迁来两户张姓,在此种稻,外村人都称他们是蛮子,称所居村为蛮张庄。…[详细]

大赵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赵氏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成村,初名小赵庄,庄东有姚庄,庄南头有阎庄,三庄连成一片,明泰昌年,小赵庄赵宗官居成安、日照两县知县,清初,赵宗嫡长…[详细]

杨岗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杨姓从老楼移此定居,村址建于土岗之上,故名。…[详细]

贾代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贾姓从周口南贾庄迁此成村,名贾庄。清康熙四十九(1710)年,戴姓由四门戴(平舆县)迁贾庄南成村,名戴庄。1968年,贾庄、戴庄均并入“五…[详细]

大曲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曲汝先由商水县曲老家迁此成村,称大曲庄。…[详细]

石庙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雍正年间,石姓从大赵庄南边小石庄迁此定居,家业兴旺,但乏子无后。石姓富户为积德求子,捐钱盖庙,名石庙。石庙原本无集,集在夏王寺(今贾岭镇阎老庄北、庞…[详细]

簸箕李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于明代,村民李姓。村庄附近栽种很多簸箕柳,村民靠编簸箕为生,故名。…[详细]

老楼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杨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定居,人才兴旺,建有楼房和花园。清代,从此村分居的杨姓族人,分建杨楼、杨岗、杨庄等村,都称此村为老楼。…[详细]

双黄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十四年(1641),黄姓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移民来项。大哥黄柏选择骨头冢立家;老二黄鹤、老三黄松住城角楼(今秣陵镇东南角,今属秣陵镇);后黄松从城…[详细]

裴庄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裴庄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建庄,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三店镇面积相当:
到三店镇必去著名景点

三店镇相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