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范湖乡 | 隶属:襄城县 |
行政代码:411025205 | 代码前6位:4110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4 | 邮政编码:461000 |
车牌代码:豫K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96.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万人 |
人口密度:约93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31个行政村 |
传古时此地为一湖泊,后淤积成田,范姓始居,故名范湖。
范湖乡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东部20公里处,地处许昌、平顶山、漯河三市交界处,属黄淮平原地貌。全乡田野坦荡如砥,无岗丘起伏。是全县粮食主产区,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玉米。素有襄县“东大仓”之美誉。是土地或是人口在襄城县位居第一。
范湖乡交通运输快速便捷,东临京广铁路,西临311国道,西接许平南高速公路,省道茨逍路横贯东西,并与之形成“卅”字交通网络;水利资源丰富,北临沙颍河,南依北汝河,地表水、地下水丰富,是许昌市区用水主要供水源区;电力资源丰富,南部有葡萄张11万伏变电站;地下资源丰富,经初步勘探,蕴含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条件许可时,这些宝藏将在范湖乡开采出来,造福大众,服务国
文化旅游:
台王遗址新石器时代襄城县范湖乡台王村位于襄城县范湖乡台王村西,台地原有内外二城,内城在原台地边沿,占地29.4亩,外城在高台周围约1OO米处,占地5O余亩。二城门均在南端,内外城各有城墙、垛
西不羹遗址位于襄城县范湖乡宋庄尧城岗上,也叫尧城,为春秋时楚国古城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不羹是远古延续下来的族性小国,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载:“楚筑不羹,有东西二城。《
孙圪垱遗址位于襄城县范湖乡孙圪垱村,时代为新石器时代。1998年,孙圪垱遗址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为豫州域。
春秋时为“氾”地,属郑。
秦属襄城县。
后因之。
明、清东部属范湖保,西部属湾里保,北部属化行保,南部属梦陵保。
1932年大部属二区。
1941年属康封镇,北部属化育乡。
1948年属许西县,同年11月撤销许西县,仍属襄城县。
1949年属范湖区。
1958年改称范湖公社。
1966年更名东风公社。
1971年复原名。
1984年改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传,古时此地为一湖泊,后淤积成田,范姓始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居委会位于范湖村东得名。传,古时此地为一湖泊,后淤积成田,范姓始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郭姓始祖墓碑载,郭姓元宋从山西界体县迁至河南省郾城县,后迁此,始祖郭政与帅氏结亲,故名帅郭。…[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明、清属湾里保。1932年属五区三圣庄。1941年属康封镇。1948年属许西县一区。1949年属襄城县范湖区。1958年设…[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初名大王庄。因处曹操练兵台遗址东侧,后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谭姓明正德年间自今颍阳乡谭庄迁此建村,初名谭家庄。后人口繁衍,在村东侧又建一村,故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三国魏武帝论城遗址之上,故名。清代属化行保。1932年属五区论台乡。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许西县。1949年属襄城县范湖区。1958年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阎、柳二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文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明、清代属湾里保。1932年属二区中华镇。1941年属康封镇。1948年属许西县。1949年属襄城县范湖区。1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秦姓从郏县长桥迁此建村,初名小秦庄,因村西有安赫李,后改今名。1966年曾更名红旗村,不久恢复秦寺名称。…[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陈氏二兄弟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立炉打铁,故得名“铁炉陈”。…[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周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处坡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郭姓明初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西北侧有菩萨堂,初名郭堂,后人口繁衍,改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朱湖潭村是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范湖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宋末年,康王赵构南逃经此,为店主厚待,后敕封“康公店”,遂以康封为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倘庄村是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范湖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凹郭村是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范湖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营陈村是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范湖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姓始祖自临颍县张寨迁此建村,取分居之意,始名均张,后演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王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开设造纸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东临颍县境内有小陈村,故名大陈。…[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朱、阎二姓始居,临路开设店铺,初名朱阎店,清末村南部植一竹园,民国初改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汊河阎村是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范湖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任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明、清代属范湖保。1932年属二区竹园乡。1941年属康封镇。1948年属许西县一区。1949年属襄城县范湖区。19…[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时人口多,故名大白庄,后简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元年,宋姓携一尊石狮子迁此,初名狮子宋,因西依尧城岗,后改名尧城宋。…[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建两村,居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王、岳二姓自山西洪洞迁此,此王姓繁衍,初名王庄,后发洪水,冲来一尊玉雕“祖师”,村民视为“天意”,遂建“祖师庙”供奉,村以庙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朝宰相裴度曾率兵驻扎于此,平息匪患,后人建庙纪念,名裴昌庙,村以庙名,后简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因村处地形似卧虎的土丘之首,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卢姓自今颍阳乡卢庄迁此,初名卢庄,后演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孙姓始居,开油坊,初名油房孙家庄,后简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郑、刘二姓始居,村处“康公庙”南侧,得名;1966年曾更名前进村,不就恢复原名。…[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陈姓始居,且原址处河湾,故名。2024年6月自南阳市淅川县迁此,现属范湖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