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王营乡 | 隶属:西华县 |
行政代码:411622203 | 代码前6位:4116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0.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8万人 |
人口密度:约61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0个行政村 |
李自成起义时,手下王氏头领曾在此地安营,因当时人多营大,得名大王营。清末,因部分村民往西迁出,新建一村,取名西王营,此村居东,更名东王营。
大王庄乡位于西华县城东南10公里,南临周口市,周郑公路贯穿全境,另有县城至李大-庄、东王营两条县级公路共同构成了较为完备的公路交通网络。固定电话突破2500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在乡政府所在地设有信号中继站,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全乡下辖20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0400人,耕地面积43900亩。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8766万元,财政收入3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10元。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围绕发展经济的中心,多策并举,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广新优品种,发展优质农业
我乡传统作物以小麦、棉花、花生为主,在稳
1947年属淮阳县第九区。
1949年划归西华县,属第二区。
1952年属西华县第八区。
1958年属皮营公社。
1975年从皮营公社析置东王营公社。
1984年改为东王营乡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李自成起义时,手下王氏头领曾在此地扎营,因当时人多营大,后人聚居成村,得名大王营。随着时代发展,有部分村民往西迁出,新建一村,取名西王营,此村居…[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徐姓一族由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建村,村民以种地磨面卖面为生,得村名磨庄。后因防匪乱,筑墙建寨,因徐姓人居多,故改名徐寨。解放初期,村西相邻的徐小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建村,因祁姓族人在此落户,且建有土木结构堂楼一所,故名祁堂。…[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建村,村中贾氏家族户大人多,且建有一处高大楼房,故名贾楼。…[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建村,刘氏一族从山东省枣庄市迁此定居,当时称仁和寨。后因村民多为刘姓,改名为刘寨。1982年,为避免自然村重名,按照地理方位,更名为东刘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有一位叫李方的人,见此地贾鲁河水面宽阔,水流平缓,便在此开设渡口,供过往船只停靠,久而久之聚居成村,人们把这个地方称为李方口。…[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刘氏一族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得名刘营,“营”为大移民时期的编组单位。后逐渐发展为前后两个村,得名前刘营、后刘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朱姓三兄弟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因战乱,此地曾有军队扎营,故得名朱营。…[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有黄姓、夏姓、理姓、尚姓等族人从山西洪洞县搬迁到此,发展成村,因最早搬来的是黄姓族人,且当时移民按“营”编组进行管理,故名黄营。…[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兄弟二人,兄名刘琛,弟名刘子厚,他们在此处开荒种田,营造房屋,安家立业,繁衍生息,渐成村庄,后人不忘其兄弟建村之功,就以兄长刘琛…[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于氏族人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于此,发展成村,得名于庄。后又有沈、李、袁等多姓相继迁此。清末,沈氏手工制作手帕,每逢二月初二到淮阳赶会售卖,特别有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五年(1632),李自成义军刘氏首领在此安家,率军于此屯田建村,因村西有西老家,故名东老家。…[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姓陶的人多,故取名陶营。因村北还有一陶营村,为便于区分,便把北边陶营叫北陶营。此村居南,故名南陶营。…[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黄氏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庄地处小河湾处,故名黄湾。…[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73年,因从祁堂村分三批次搬迁至此,建立新村,故名新三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于氏一族从山西洪洞迁此居住,以小于庄为名。后因战乱,匪患成灾,于氏一族筑寨防匪,故改名为于寨。…[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薛氏族人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至此地建村,故名薛庄。…[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李自成起义时,手下王氏头领曾在这一带扎营,后人聚居成村,得名大王营。随着时代发展,有部分村民往西迁出,新建一村,因地处大王营以西,故名西王营。…[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族杨姓村民,在此定居,发展成村落,故名杨庄。…[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有王家两兄弟在此定居,发展人口,聚居成村,老大名叫王化本,以其姓名命村名,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