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坪镇 | 隶属:崇阳县 |
行政代码:421223101 | 代码前6位:421223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5 | 邮政编码:437000 |
车牌代码:鄂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6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隽水岸边大沙洲上得名。
【沙坪镇】位于崇阳县西南部,与湖南临湘、湖北通城、赤壁接壤。106国道贯穿全境,距县城30公里,距京广铁路赤壁站和107国道50公里,距省城武汉170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5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180亩,其中水田23663亩。总人口3.3万人。共辖11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委会,9个居民小组。2000年被市委市0确定为重点乡镇和全市党委系统特色经济信息直报点;2003年发展速度位居全市“十前”乡镇第二位;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3.04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4亿元,财政收入2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6元,发展速度位居全市“十前”乡镇第四位。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2024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沙坪镇为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2024年7月,沙坪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明代时期,属下故郡里和乌石里的一部分。
清代时期,属仁义乡下故郡里城下保。
民国元年(1912年)至1949年,属台麓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二区。
1955年9月,属沙坪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沙坪公社。
1984年,恢复区、乡建制,属沙坪区沙坪镇、泉湖乡、台桥乡。
1987年9月,撤区并乡,原泉湖乡和台桥乡的5个村并入沙坪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凤岭”指过去岭上多山鸡,因羽毛美丽,将其比作凤凰,取吉意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期属台麓乡台桥保;1950-1956年属沙坪区堰市乡;1956-1958年属沙坪区台桥乡堰市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1961年属沙坪人民公社台…[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期属台麓乡台桥保;1950-1956年属沙坪区台桥乡;1956-1958年属沙坪区台桥乡码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1961年属沙坪人民公社台…[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进口”指大沙坪到进入黄台桥的第一个路口,古时有过境驿道,设客栈,店铺,故称“进口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沙坪”指隽水河中的大沙州,古称“大沙坪”。…[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关”指居民点东关街,古时此地为鄂东南关隘,为兵家必争之地,后形成集市街道。…[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期属桂口乡进口保下五牌甲;1949-1956年属第二区枫树乡;1956-1958年属第二区枫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1984年属沙坪公社枫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民国时期属桂口乡城下保;1949-1952年属二区城下乡;1952-1958年属沙坪区城下乡长征合作社;1958-1961年属泉湖管理区泉湖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吴王与观音在此地打赌,观音说:“你能夜筑一城,我则一晚织一双鞋底。”说罢各自动工。观音暗算吴王,半夜命鸡叫,不料吴王力大无比,担土能成城,小城巍立,…[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期属台桂口乡城下保;1949-1952年属沙坪区桂口乡;1952-1958年属沙坪区泉湖乡庙铺合作社;1958-1961年属沙坪区泉湖管理区庙铺…[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茆”指“黄茆桥”,相传清朝某日“卯”时建造,两岸均为黄土,长着茅草,故名“黄茆桥”。…[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坳”指地片“石坳井”,得名来源附近一座石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