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全国重点镇
兴国镇即阳新县城关镇,是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县境中部,富河下游,版图面积12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4平方公里,已建成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万亩,其中水田1.64万亩。淡水养殖面积4.42万亩,其中湖泊养殖面积2.63万亩。山场3.198万亩,其中经济林2889亩。辖12个村,11个社区居委会,常驻人口14.26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已建立党总支12个,党支部……。 |
富池镇,它位于阳新东部,长江中游南岸,东邻江西九江,北毗李时珍故里——蕲州,与武穴市一衣带水,南汇八百里富河,西距武九铁路38千米,京九铁路30千米。版图面积156平方千米,辖16个村、1个居委会,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万人。富池是历史重镇。自三国时期建镇至今已逾千年。因其“踞长江锁钥,扼鄂赣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东吴大将甘宁屯兵富池口,宋代文学家苏东坡题壁“楚江锁钥”,南宋爱国……。 |
大冶市辖镇。1955年划归大冶县时为金牛区,后改金牛公社。1984年改为乡,同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4.7万。大(冶)金(牛)公路和铁(山)贺(胜桥)公路在此交会,向西通贺胜桥,与107国道相接。历为大冶鄂州、咸宁、武昌等市县边区的物资集散中心。辖金畈、南城、官塘、彭畈、雷畈、童畈、风口、田辉、西山、吴伟、再左、堰口、金牛、董垴、新桥、胡胜、张桥、岩刘、龙山、贺桥、虬川、菜……。 |
大冶市辖镇。1958年建火箭公社,1975年建保安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25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5.8万。有铁(山)贺(胜桥)公路通往鄂州、咸宁、武昌。辖团结、民主、友谊3个居委会和竹林、塘湾、青山、永光、大洪、莲花、官山、茶山、登峰、黄海、芦嘴、牛山、枫林、尹解元、西海、游海、南阳、桂花、大垅、高溪、西山、株树、先锋、金塘、桃树、盘茶、沼山、刘通、官桥、农科、蔬菜……。 |
全国重点镇——还地桥镇是湖北省大冶市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中心。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享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全镇版图面积228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10.2万人。它是改革开放后受国务院首批表彰的企业产值过亿元乡镇,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精神文明村镇先进单位”、 “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湖北省楚天明星镇”、“……。 |
黄龙镇位于十堰城区西大门,西邻郧县,南接竹山,距市中心26千米,襄渝铁路、316国道穿境而过,汉水流域最大支流——堵河,宛若一条绿色飘带横亘境内,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之一的黄龙滩水库座落于此。黄龙镇是一座拥有着近三百年丰厚历史底韵的古镇,素有“小汉口”之美誉。全镇国土面积133平方千米,下辖12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3万人,现有耕地330.67公顷。20……。 |
郧县辖镇。1950年建茶店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75年更名花店公社,1984年恢复茶店区,1987年设镇。位于县境南部,北靠汉江,距县府11公里。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2.9万。209国道从镇中穿过,神定河、陡坡河从境内流过,境内设有四个码头。辖王家湾、武家沟、花庙沟、茶店、蜜蜂、陡坡河、大岭山、南沟口、曾家沟、鹰卧沟、园通寺、黄家窝、长岭沟、长坪、神定河、蔡家岭、二道坡、红岩子沟、王家……。 |
郧县辖镇,县府驻地。1950年设城关镇至今。位于县境中部,汉江北岸。面积34.6平方公里,人口8.2万。水陆交通发达,两郧(郧县—郧西)公路、209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建有客货运码头各1个,郧丹客货轮船昼夜穿梭。辖菜园、武阳岭、牧场沟、红桥4个村委会和朝阳、小西关、北门坡、郧阳一中、水库、广场、商场、沿江、神鹰、人民、水厂、东大楼、西大楼、东岭、前进、新郧、岭头、城东、大庆、城西、中心巷、郧阳路、铸……。 |
郧西县城关镇地处秦岭南坡汉水北岸,位于东经110021/、北纬32059/,素有东西通“豫蜀”,南北连秦、楚之称,是郧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版图面积127.75平方公里,海拨最高799.3米,最低205米,平均海拔高度230米,整个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面由沙土、石粘土及淤泥组成。城区周山环绕,岗阜低昂,镇中心地势平旷,三河(天河、安家河、五里河)交汇。年平均气温15.4C0,年平均降雨量7……。 |
上津地名,历史悠久,古为商国之地,春秋属晋,战国属秦,北朝西魏时建立上津县,比郧西建县早938年,历史上曾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设州,可见上津是秦楚咽喉,政治中心,军事要地。 上津古城保存完整,建于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周长1236.6米,高6.8米,设5门,面积8万平方米,城基厚度6.12米,是湖北省保留完好的古城,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是全县旅游景观之一。因城池依山滂水,四……。 |
溢水镇位于竹山县城以西27公里处,305省道穿境而过。全镇版图面积166.9平方公里,耕地12211亩,其中水田6101亩。辖17个村93个村民小组,共5886户26916人。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024万元,比上年增加368万元,增长9%;人均纯收入达到1726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同比增长8%。经济发展荣获全县“红旗单位”称号。.……。 |
宝丰镇座落在美丽的人类始祖圣地女娲山脚下,素来享有中国绿宝石之乡之美誉,是著名劳工大律师施洋烈士的故乡。东接竹山县城通十堰、襄樊、武汉,西靠竹溪直达陕西西安,是鄂渝陕三省市通衡之地,是湖北省第二届楚天明星镇、省级文明镇。人口59857人,面积191平方千米。宝丰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女娲炼石补天圣地。据史料载:“宝丰堡一作宝峰,距县城西35公里,达四川、陕西要道,宜加防御”。其来历是,因为镇南有……。 |
城关镇地处竹溪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与本县水坪镇、中峰镇、龙坝镇、标湖林场毗邻而居,版图面积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500亩。有县党政群体机关84个,事业单位67个,学校18所。辖14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总人口近11万人,其中常驻人口9万人(社区6.8万人,农村2.1万人),暂住流动人口2万人。区位优势独特。城关建镇历史悠久,古称上庸镇。305省道穿镇而过,是东连荆襄、西……。 |
房县辖镇。1949年至1976年为羊峪公筛闹镁暾颉N挥谙鼐持胁科鳎嘞爻?3公里。面积160.7平方公里,人口4万。316国道过境,有军店、盘峪、易沟3条主河流。辖双柏、中村、双庙、回龙寺、月明、上茅坪、下茅坪、指北河、山溪沟、杜家沟、灯草沟、高山溪、郭家庄、刘家畈、何家树、向家湾、关桥、方家畈、石家坡、滴水岩、易沟、土坎、军马、松柏、小峪、西土城、荒峪……。 |
丹江口市辖镇。1959年设浪河公社,1975年建镇,1984年设(区)镇,1987年复建镇。位于市区南部,距市中心43公里。面积189平方公里,人口2.7万。襄(樊)渝(重庆)铁路、(武)汉十(堰)公路穿境,西南有浪(河)盐(池河)公路、北有水上航线可抵丹江。辖浪河、戴家湾、青莫、朱家沟、小店子5个居委会和赵岗、白家沟、薄家湾、青石铺、小店子、土门沟、黄土凸、柳树垭、徐家庙、四里庄、红庙、黄家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