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

地名:青石镇隶属蕲春县
行政代码:421126109代码前6位:421126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713 邮政编码:438000
车牌代码:鄂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0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19万人
人口密度:约25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3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青石镇因境内青石岭得名。

黄侃(1886.4.3-1935.10.8) 学名乔鼐,谱名乔馨,最后改名侃,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经学家、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黄侃自幼聪颖过人,七岁作诗已有可观,九岁读完经书。1900年中秀才,19…… 黄侃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我们青石镇位于蕲春县东部,大别山南麓,全镇43个行政村,3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7万,总面积2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万亩,山林18万亩,水域1.2万亩。全镇经济发展呈现出“水电昂龙头、石材壮支柱、旅游添后劲、山药闯市场、民营经济大发展”的特色格局。2000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9.7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6.6亿元,农业产值3.1亿元,财政收入622万元,人平纯收入1950元。我镇多次获得“黄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黄冈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黄冈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县“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青石镇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一是矿产资源蕴藏品种繁多,有瓷土、花

+查看详细青石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青石镇被命名(确认)为2024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文化旅游:

黄侃家族墓群

位于蕲春县青石镇大樟树村仰山堂湾西南100米。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中国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等校教授。著有《音略

历史沿革:

明代,青石镇境域属崇居上乡。

清代,属崇居乡。

民国时期,属刘公河区。

1958年,为青石公社。

1961年,改为青石区。

1975年,撤区,分为青石、桐梓、向桥三个公社。

1984年,撤社,恢复青石区。

1987年,撤区,分为青石镇、桐梓乡、向桥乡。

2001年2月,青石镇与桐梓乡合并为青石镇。

李时珍纪念馆
太平社区

太平社区是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马河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马姓村民居住在桐梓河下游东岸边,得名马家河,简称马河。…[详细]

杨垸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居民点杨塆,人口多、地势开阔,为全村的活动中心,故名。…[详细]

望天畈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蕲河中游北岸平畈,人口集中、有客栈、饭店、布店等商贸繁荣,过去旧时代易旱怕涝,农作物收成丰歉靠天,故名。…[详细]

陈坳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姓人家居住在七里冲土坡坳边,故名。该地明清时曾属崇居上乡童子里;民国曾属青石岭联保;1951年属盖天乡;1956年为青石指导区盖天乡金星十三、十四社…[详细]

郑咀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明清时曾属崇居上乡童子里;民国曾属刘公河区青石岭联保;1951年属十三区张畈乡;1956年为青石指导区盖天乡金星三社;1959年为青石公社盖天三大…[详细]

张畈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宋岳飞部将张宪家族居住当地农田畈边,故名。…[详细]

青石岭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青色石头较多,故以此而命名。该地明清时曾属崇居下乡合城里;民国曾属青石岭联保;1951年属十三区裴蔡乡;1956年为青石指导区青石乡星火一社;195…[详细]

水车河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有一龙潭,北部水车,车向裴蔡二冲,后命名为水车河。…[详细]

大叶山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居民点名称而得名。原名大冶山,后改名大叶山。…[详细]

芭茅街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明清时曾属崇居下乡官田里,民国曾属芭茅街联保;1951年属芭茅乡;1956年为青石乡星火第九社;1959年为青石公社青石九大队,1961年为青石区…[详细]

文楼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考祖谱,明洪武元年,文姓一世祖添一公,携胞弟添通(后迁文畈),自济邑(广济梅川)迁蕲(蕲州洗脚湖),复迁蕲阳(今西河驿),见河水清澈,忆发源处必有深…[详细]

草铺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草铺以前多数地方就只有靠北极尖山的一侧有房子。靠马鞍山方向的一侧都是不算太宽的平地,平地外边是农田。在那不算太宽但又比较长的空地上,零星的分布几间用茅…[详细]

边街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桐梓河到白水大元铺的交通要道,地势开阔,村民在当地开杂货铺,逐渐形成街道,后来遇到暴雨,街道被洪水冲溃一边,仅存一边,故名。…[详细]

芭桥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明清时曾属崇居上乡童子里;民国曾属桐梓河联保;1951年属高溪乡;1956年属青石指导区桐梓乡同升四社;1959年为青石公社桐梓四大队;1961年…[详细]

花桥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细脚老人经常坐在桥上绣花。手工很精致远近闻名,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有了地名:《花桥》以境内居民点名称命名。境内居民点花桥街,交通方便…[详细]

桐梓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桐梓河中心区域,人口集中,商贸繁荣,故名。…[详细]

桔子林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乌石山大队,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横车镇有同名,容易混淆,以境内有居民点桔子林,更名为桔子林村。…[详细]

笔架山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居民点附近有连绵不断的高山,形似笔架,地形独特,故名。…[详细]

大屋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梅大屋垸曾有一富户人家依伴垸后一座小山建有一栋挺大的房屋,从后面山上直接用耕牛赶石磙到二楼碾场打稻谷,梅大屋垸因此而得名。在当时选用村名时,考虑到…[详细]

温泉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桐梓河铁犁山脚下,冒出天然温热泉水,居民建造水池洗浴,故名。…[详细]

龙溪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地貌,崇山峻岭,自东向西有两条主溪流自上而下,汇聚成河,放眼望去犹如游龙,居民依溪流安居乐业,世代繁荣昌盛,故名:龙溪,村以溪命名,故曰:龙溪村。…[详细]

梅铺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咸丰年间张姓在此建有祠堂,开有饭铺叫张铺,后由梅氏经营,故名。…[详细]

高溪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境位于高溪畈中心,故名。境内有发源于高山的溪河,据嘉靖《蕲州志》载:高溪水在崇居上乡,三十六水之一。…[详细]

许冲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许冲村地形地貌属两山夹一冲,在隋唐时期因当地多以舒姓人口为主,故取名舒冲村。后在明清时期因同音字书写错误改叫许冲村。…[详细]

界岭村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蕲春县境内名称界岭有三处,此处在上下界岭之间,更名为中界岭。简称中界岭村。…[详细]

柳畈村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高宗建炎年间,柳姓万春公,字春正,号联周,1126年生,敕命兵马大元帅。偕夫人任氏领兵驻扎江西金芝山,与金兵激战数日,后因弹尽粮绝,夫妇投六一江而溺…[详细]

蕉藤树村

蕉藤树村:2024年1月成立,由原蕉藤树、赵围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5.1平方公里,462户,1632人。…[详细]

大樟树村

大樟树村:2024年1月成立,由原大樟树、火龙、周畈等3村合并而来。面积6.5平方公里,895户,3372人。…[详细]

盖天村

盖天村:2024年1月成立,由原盖天、黄土堰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5.7平方公里,660户,2531人。…[详细]

郑家山村

郑家山村:2024年1月成立,由原郑山、太湖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18.4平方公里,700户,2345人。…[详细]

青石镇名人

黄云鹄

黄云鹄(1819—1898年),黄侃之父。其字芸谷、翔云、缃芸,湖北蕲春县青石镇大樟树村人,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进士,官至四川盐茶道,清廷二品大员。是晚清著名学者,一生著述甚丰,有多部著作传世


还有2个地名与青石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青石镇面积相当:
到青石镇必去著名景点
青石镇相关名人
青石镇特产与美食
青石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