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两河镇 | 隶属:当阳市 |
行政代码:420582101 | 代码前6位:42058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7 | 邮政编码:443000 |
车牌代码:鄂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因辖区内有沮河、漳河两条河流汇流的两河口,以两河口简称命名为两河镇。
两河镇位于当阳市东南部,地处沮漳平原,因沮、漳两河在此相汇而得名。1987年以前隶属河溶区,1987年9月单设两河乡,1999年9月两河乡撤乡建镇,改为两河镇至今。
全镇版图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54000余亩,精养水面4000多亩;共辖12个村,1个居委会;共有10272户,总人口35451人。
两河镇地处沮漳河冲积平原中心,地势平坦,海拔落差小;年平均降雨量997.6毫米;极端最高气温40.9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5.6摄氏度,年平均气温16.4摄氏度;年日照1891小时,无霜期268天,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两河镇交通发达。汉宜公路、草当公路贯穿其中,两河集镇距宜黄高速公路
2024年7月,农业部认定两河镇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长坂坡大蒜)。
文化旅游:
周仓墓位于当阳市两河镇富里寺村,年代为三国、清。类别为古墓葬。为第五批宜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6年4月为河溶区两河乡。
1958年10月为河溶公社两河管理区。
1961年4月为河溶区两河人民公社、1975年1月撤区建社,成立两河人民公社。
1987年更名为两河乡。
1999年3月,原胡场乡的胡场、桃园、陈闸3个村并入两河乡,设立两河镇至今。
麦城社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沮漳河西岸,当阳市两河镇境内,距市区20余公里。为东周时楚国重要城邑,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县治所在地。清同治…[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两条长而弯曲,形似龙身的土堤,当地人称为双龙,故命名为双龙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农业合作化时,社员希望友好和谐,据寓意命名为友谊高级农业合作社。后此名沿用,命名为友谊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农业合作化时,社员希望加强民主管理,依靠集体智慧办好合作社,故命名为民主高级农业合作社。后此名沿用,命名为民主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驻地近沮河堤口上建有排水闸名赵家闸,故村以闸命名为赵闸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6年12月农业合作化时为胡场乡中心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为慈化人民公社胡场管理区中心大队。1981年5月地名普查时按其境内…[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麦城”指东周时楚国重要城邑(详见麦城遗地)。…[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6年12月合作化时为群力高级农业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为群力大队。1981年5月地名普查时群力大队更名为两河人民公社富里寺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农业合作化时,社员希望通过动员群众集体生产劳动年年获得丰收,故命名为群丰高级农业社。后沿用旧名,命名为群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5年群英、永和两个大队合并时,根据干部群众齐心合力的美好寓意,命名为群合大队。村名沿用旧队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境内有古遗址糜城,故以古遗址命名为糜城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农业合作化时,人们希望农业合作社像新升起的星星一般,闪亮美好,故将农业社取名为新星农业社。建村时沿用此名,命名为新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为孙双区孙场乡二保。1956年12月农业合作化时由玉清、孙力、新生三个初级社合并为玉清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为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