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火田槽村 | 隶属:花坪镇 |
行政代码:422822105244 | 代码前6位:42282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8 | 邮政编码:445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鄂Q | 行政级别:村 |
火田槽:是指此地为一槽地,古时荒无人烟,清雍正年间,有一家姓杨的人逃荒至此,在此地烧去一片杂草开荒种地,故名“火田槽”。火田:意指该地起初的耕作方式,即用火烧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这样耕作的田地叫“畲田”,火田即为畲田。这种耕作方式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早已废止,但今在当地仍保留着“烧火土”作肥料的生产习俗。此地名有记载该地先民原始耕作方式之意。
火田槽村(社区)辖区面积6.06平方公里,206户,712人,耕地面积1066亩。主导产业:魔芋,面积200亩,产值3000元/亩;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5890元。村(社区)党支部下设党小组5个。
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村定补干部2人。
火田槽村与花掌坡村、窑场村、徐家坦村、太平龙村、唐坪村、大槽村、田家坝村、天鹅村、岔口槽村、黑溪坝村、村坊村、易家荒村、石板溪村、铜锣坪村相邻。
民国七年(1918),隶属湖北荆南道建始县“温”字区;民国21年(1932),隶属建始县第四区署花果坪联保;民国三十八年(1949),隶属建始县花坪区花坪乡。
1950年废除保甲制,属花坪区,名为火田槽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花坪公社,名为火田大队;1966年恢复区建制,属范家公社,名为东风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花坪公社,名为东风大队;1982年,规范政区名称,属花坪公社,名为火田槽大队;
火田槽村附近有恩施地心谷景区、恩施黄鹤桥野三河、石门河景区、建始朝阳观、田家坝、景阳峡谷等旅游景点,有景阳鸡、建始厚朴、关口葡萄、建始猕猴桃、马坡茶、建南“霉豆豉”等特产,有喜花鼓、建始丝弦锣鼓、建始南乡锣鼓、建始闹灵歌、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