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昌集村 | 隶属:东巩镇 |
行政代码:420624108204 | 代码前6位:42062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0 | 邮政编码:441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鄂F | 行政级别:村 |
“昌集”此地意指堪比武昌的集市,相传此地曾有一热闹非凡的集市,被武昌来的商贩称赞为“小武昌集市”,后简称“昌集”。
2024年12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昌集村2024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2024年6月,昌集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24年1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昌集村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称号。
“中国鸳鸯之乡”昌集村,特别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对先人留下的传统民居、祠堂、山寨、古树名木、古墓等珍惜呵护,2024年,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授予“中国景观村落”称号;2024年,列入国家六部(局)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昌集村从保护野生鸳鸯开始进行环境生态保护。注册成立了“昌集村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建立了生态环境巡查制度,并会同上级部门联合漳河上游有关地区及邻县远安有关单位联合执法,在排污、垃圾处理、动物救助、沿河环境整治、林区生态保育方面,建立了野生鸳鸯栖息地河段的环境动态长效管控机制。
依托鸳鸯湖发展生态旅游业,2010年昌集村注册成立了南漳县昌集鸳鸯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南漳县志》(1989年版)记载:清朝时期属豫顺都辖治。
民国时期属咸定乡管辖。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至1955年,隶属东巩区。
1956年随东巩区并入肖堰区。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称肖堰公社“高峰大队”。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为区至1974年,归肖堰区管辖。
1975年7月撤区并社,从肖堰区划出设东巩公社所辖。
1981年8月高峰大队更名为六里垭大队。
1984
昌集村附近有春秋寨旅游区、香水河、水镜庄、龙王峡漂流、古山寨、徐庶庙等旅游景点,有南漳黑木耳、南漳板栗、荆山枣子、磨坪贡茶、东巩官米、南漳香菇等特产,有东巩高跷、端公舞、襄阳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画、赶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