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胎坪村 | 隶属:巡检镇 |
行政代码:420624107208 | 代码前6位:42062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0 | 邮政编码:441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鄂F | 行政级别:村 |
“胎坪”胎坪原叫“沙坪”,据《康史》记载,五代后晋时期,长坪一员外之女樊氏与远安南襄夏玉芝结婚,后回家,行至沙坪,胎气大动,生一女名叫夏亭立,后与后晋丞相王右(胎坪背后李山龙洞坎人)结婚,生三子,丞相知子必贵,手植三槐,将夏亭立出生之屋取名“三槐窑”,将“沙坪”更名为“胎坪”。
胎坪村地处小百路中端,东与本镇白鹤船村交界,西与本镇安山村交界,北与板桥镇灵观垭村交界,南与本镇的峡口村交界。耕地面积1213亩,其中水田305亩,旱田895亩。山林面积16635亩。全村由原来的庙儿岗、胎坪两村合并而成,辖3个自然小组。全村220户,740人,男劳力336人,女劳力213人。党员55名,女党员10名,男党员45名。
一、人口
全村总人口740人,其中男劳力336人,女劳力213人,18岁以下82人,30岁左右241人,60岁以上181人,省外务工人员132人,省内务工人员124人,留守28人,留守老人40人。
二、耕地
胎坪村地处海拔400—900米之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南漳县志》(1989年版)记载:清朝时期属维新都辖治。
民国时期属萃文乡管辖。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至1957年,隶属巡检区。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称“四大队”。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为区至1980年,归巡检区管辖。
1981年8月四大队更名为不二坪大队。
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区建制时,改为巡检镇;同年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归巡检镇管辖至今
胎坪村附近有春秋寨旅游区、香水河、水镜庄、龙王峡漂流、古山寨、徐庶庙等旅游景点,有南漳黑木耳、南漳板栗、荆山枣子、磨坪贡茶、东巩官米、南漳香菇等特产,有东巩高跷、端公舞、襄阳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画、赶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