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汪岗镇

地名:汪岗镇隶属浠水县
行政代码:421125103代码前6位:421125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713 邮政编码:438000
车牌代码:鄂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90.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45万人
人口密度:约38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汪家岗村得名。

基本介绍:

一、甚本概况

位于浠水县西北部,西与团风县为界、东南达关口、清泉,西南达竹瓦,下辖41个村,398个村民小组,版土面积90.1平方公里,耕地36986亩,其中水田33746亩,淡水养殖面积1482亩。人口61397人,13667户。

二、主要资源

主要有锆英砂、黄砂、铁砂、建筑石材等。

三、主导产业

形成了牲猪、油菜两大主导产业。

四、名地名人

东有风景秀丽的道教圣地梅梓山,西有巴水河畔史前人类文化遗址,商贸繁荣,索有浠水“小汉口”之称。

近现代史上,她孕育了国民革命政府教育总长汤化龙,大革命时期先驱夏葆钟。建国后

+查看详细汪岗镇概况>>

文化旅游:

叶家湾烈士墓

叶家湾烈士墓位于浠水县汪岗镇林庵村,年代为193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夏葆钟墓

夏葆钟墓位于浠水县汪岗镇栗寺坳村,年代为192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云露墓

曹云露墓位于浠水县汪岗镇天子岙村,年代为193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汤墩凉亭

汤墩凉亭位于浠水县汪岗镇马石庙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氏祠

南氏祠位于浠水县汪岗镇细王坳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更多汪岗镇文化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汪岗镇境域属蕲水义门南乡。

民国时期,为浠水县汪岗乡。

1950年,属第三(汪岗)区。

1958年元月,设立红星(汪岗)人民公社。

1987年9月,设为汪岗镇。

闻一多纪念馆
汪家岗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早前有汪姓人家来到此山岗上建房定居,后此地人口越来越多,形成集镇,故而得名。…[详细]

陈庙河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旧时当地有座城隍庙,百姓俗称为陈庙,此村称为陈庙村,后随着时间推移,以流经村内的陈庙河,改称为陈庙河村。…[详细]

窑家堑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成长城社,属原尖山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定名长城大队,属汪岗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详细]

窑坪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昔时在此坪地上开办了很多瓦窑,在百姓中渐渐都以窑场名传开,后渐渐发展成村庄,故得名。…[详细]

前进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称为邱岗社,1955年在全国劳动模范邱宏祈同志带领下各项工作中名列前茅,一直都被评为先进,后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改名为前进,故得名。…[详细]

五祖祠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昔日在此建有一座祠堂名为“五祖祠”(今已毁),祠堂在当地成为标志建筑,故得名。…[详细]

石佛山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当地有座石佛山,村庄建在山脚下,村以山得名。…[详细]

马石庙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此地有座庙宇名为马石庙(天骝寺),相传为天马腾飞之地,村以庙宇得名。…[详细]

牛王庙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有座庙叫做居仁山寺,又称牛王庙,香火旺盛,信徒众多,因庙而得名。…[详细]

杨祠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50年元月废除保甲建行政村,属汪岗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成立星火社,属原杨祠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详细]

瓦铺冲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前在该地有一山冲,在山冲旁开办有砖瓦铺,随着人口聚集,形成村庄,故得名。…[详细]

蔡凉亭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前当地有一蔡姓村民在路边设立一座简易凉亭,为来往的客商免费施舍茶水,提供休息,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善举,就以他的事迹命名。蔡姓出自姬周,据蔡家桥蔡氏宗谱…[详细]

烂泥冲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山冲内,早年地势比较低洼,一遇下雨天到处都是烂泥地,出行困难,百姓渐渐就叫成烂泥冲,故得名。…[详细]

留琴山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古时有位将军来到此地,看到山水秀丽,在此焚香弹琴,将军走后留下古琴,古琴化为一座小山,故得名。…[详细]

石龙庙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时期村内靠近陈庙河边有座石龙庙(今已毁),村以庙得名。…[详细]

金鸡岭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何寨山上有处山岭,似公鸡形状,名为金鸡岭,当地百姓有句谚语“死后葬在金鸡岭,子孙金银骡马驮”。…[详细]

陆家河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有陆氏人家来到此地,开荒建房,定居下来,陈庙河流经内,陆家人称流过境内一段河流为陆家河。…[详细]

南凉亭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早年在村南部建有一座凉亭,供当地百姓纳凉歇息,亭今已毁,但名称延续,故得名。…[详细]

天子岙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有位风水先生来到此地,发现此地属于龙脉,葬在此地的人,转世会成为天子,故得名。…[详细]

扒锄港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来历一:传说有一神仙来到此地,看到百姓用水困难,一锄头下去,扒开一条水沟,引水浇田。来历二:当地有一富户为了方便运送粮食,请人开辟小河,供小船航行,故…[详细]

水雷咀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条出名的水雷咀小河,河流系发源于飞虎山的一条小河,落差大、水流急,声似雷鸣,故得名。…[详细]

双港村

双港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双祠、洗菜港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5.2平方公里,860户,3096人。…[详细]

柴河村

柴河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杨花屋、落马垱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3.56平方公里,695户,2345人。…[详细]

梅山新村

梅山新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梅梓山、张安庙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3.59平方公里,510户,1775人。…[详细]

朱泗桥村

朱泗桥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朱泗桥、林庵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3.46平方公里,762户,2555人。…[详细]

朴树新村

朴树新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潭庙冲、桂家坳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4.03平方公里,613户,2263人。…[详细]

南凉村

南凉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高脚山、细王坳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3.79平方公里,650户,2323人。…[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汪岗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汪岗镇面积相当:
到汪岗镇必去著名景点

汪岗镇相关名人
  • 巴河莲藕
  • 绿杨桥封缸酒
  • 茅山螃蟹
  • 望天湖胖头鱼
  • 散花藜蒿
  • 芝麻湖藕
  • 汪岗镇民俗文化
    浠水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