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八宝镇 | 隶属:松滋市 |
行政代码:421087102 | 代码前6位:421087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6 | 邮政编码:434000 |
车牌代码:鄂D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32万人 |
人口密度:约27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以辖区内盛产农作物及其数量综合命名。此地以前盛产棉花、油菜等八种农作物。
松滋市八宝镇是荆州市的蔬菜生产大镇和养猪大镇,蔬菜年产量达到300多万斤,年出栏肥猪10万头以上。该镇蔬菜基地主要集中在永兴场村,1999该村蔬菜大棚发展到623个。全镇蔬菜品种除茄子、黄瓜、辣椒等常规品种外,更有双季茭白、四季台韭、香椿等名特优品种和提早、延迟的反季节蔬菜,其中独具特色的“八宝绿圆茄”市场旺销,已在湖南、宜昌、荆州占领了市场。蔬菜销售通过八宝镇蔬菜产销协会,远销到湖南的长沙、岳阳、石门,湖北的枝城、宜昌、荆州、来凤,广东省等到三个省。
松滋市八宝镇还产八宝棉。
2024年9月,2025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八宝镇位列第937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八宝镇位列第956位。
2021年10月,八宝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212位。
2020年9月,八宝镇上榜2019中国中部百强镇,位列第30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八宝镇位列第328名。
2017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八宝镇为2016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据历史记载,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此人地已有人烟,并有零星棉花种植。
1825年测得洞庭湖为6000平方千米,八宝就在其上游顶端。
1870年清镇同治九年,老城黄家铺(今大口)溃堤,形成松滋河东西两支,勾划成如今八宝的轮廓。
1885年,人民为了生存,开始围筑小院。
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绅民唐协卿、庹祥庭等倡修三合院,把长寿漕以西小院连为一体。
1904年胡听轩、周厚本等倡修长寿坑,用了十年时间才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0年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设有四大湖、三星垸、王家桥、大路口农会后改为互助组,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八宝…[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设有天星垸、周兰桥农会,后改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八宝人民公社大路…[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八宝人民公社大路口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八宝区大路口公社新棉大…[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870年老城黄家铺溃堤,洪水在这里冲刷形成一条河流,因这一带地势低洼,雷响成河,一下雨就淹没农田,只见白水淌淌,一片汪洋,故称此地为白水淌。…[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龟咀”指其地形如“金龟下海”之状,坟地外有一矶头,如乌龟嘴状。…[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设同太湖、同洲、告口农会,后改为互助组、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八宝人民公社,设立同太…[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设有杨林湖、芦芽湖、宋家槽、许家榨、合兴、马兰农会,后改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设有南宫、泰山农会,后改为互助组,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八宝人民公社杨林湖管…[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设有中洲、民丰、明星、隗家肖农会后改为互助组,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八宝人民公…[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885年当地人们为了生存,开始围筑小垸开垦耕种,经过三年的努力把八宝垸上垴(今杨林湖村、南宫闸村、景星村)围筑成了一个垸子,因垸内繁花似锦,景色优美…[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群星”寓指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兴旺发达。…[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八宝镇红旗村民委员会,1950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设有聚宝、聚南、永裕、红旗农会,后改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设有富裕、勤丰、新洲、和平闸农会,后改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八宝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0年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设有丰收、东方红、民主桥、王家渡农会,后改为互助组,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八宝…[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人们盼望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而取名胜利。“胜利”指村民生活和谐安泰,取得人生胜利。…[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秋、七社合并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当时,采用什么地名争议很大,有的提议叫“庞家岗”、“钟家岗”、“廖家岗”等等,宗族房头各执己见。为综合平衡,…[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江支流松滋河在此冲口分叉,为防止水流冲破大堤而在此抛下许多石头,使其形成一个矶头,故名北矶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