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涴市镇

地名:涴市镇隶属松滋市
行政代码:421087103代码前6位:421087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716 邮政编码:434000
车牌代码:鄂D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4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47万人
人口密度:约23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此地以前水流回复曲折且为一集市。相传,远古时期此处向长江伸出500余米,大江西来在此北折东流,呈迴曲之貌。故“涴”字来源甚古,《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最古读音为yuan。晋代文学家郭璞(公元276一324年)所作《江赋》有“阳侯砐硪以岸起,洪澜涴演而云回”之句。李善注:“涴演回曲貌”。自涴市码头至月堤哨所千余米的回流,佐证“涴演”曲回之义。这里兴起集市后,得名涴市。

基本介绍:

涴市镇位于松滋市东北部,地处长江南岸,因江水在此涴演曲回而得名。她三面环水,上接宜昌,下连荆州,腹地平畴千里,稻香鱼跃,素有“古乐乡”之美誉。

全镇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91136亩,所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7个行政村,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443人。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8057万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4957万元,工业总产值23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

涴市镇具有较丰富的烃源与资源,探区油气资源总量3761万吨,圈闭资源量2658万吨,探明食盐储量40亿吨。农业以“一点三线”为主体,大力推广三元杂交猪、黄鳝、菜牛、黑山羊、鹅等特种养殖,扩大蒜苔

+查看详细涴市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涴市镇被授予2022年湖北省森林城镇称号。

2018年1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涴市镇2017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涴市镇所辖区域1949年7月属沙道观区;1950年为第三区,1955年至1975年间涴市地区的行政区划数次更迭。

与沙道观分分合合。

至1975年11月撤区并社,成立涴市人民公社;1978年12月,恢复县辖沙道观镇,原隶属镇的一个农业大队仍划归镇领导,沙道观公社更名为涴市公社,社址涴市;1984年2月设区建乡为涴市区,辖五星、采穴、复兴场、大同4个乡和涴市、米积台2个镇;1987年10月区、乡体制改革

+查看详细涴市镇历史沿革>>

洈水旅游风景区
涴市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地以前水流回复曲折且为一集市。相远古时期此处向长江伸出500余米,大江西来在此北折东流,呈迴曲之貌。故“涴”字来源甚古,《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英鞮…[详细]

红星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红星”吉祥之星,指人们的心愿即吉星永照,安定和谐之意;“村民居委会”指村民自治组织机构。…[详细]

月堤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设区建乡,属大同区涴市乡,原名称锦星大队变更为月堤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涴市镇;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属涴市镇;2005年…[详细]

南岗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太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两河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两河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详细]

报德寺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后,属报德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五星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涴市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详细]

同兴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五星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五星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五星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详细]

大口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复兴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采林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采林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详细]

复兴场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期有人来此居住耕种,逐渐形成居民点;1950年后,属复兴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采林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详细]

四兴垸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采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采林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采林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详细]

魏家堤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采林;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采林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温家潮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详细]

红花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设区建乡,属大同区复兴场乡,原名称新联大队变更为红花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涴市镇;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属涴市镇;2005…[详细]

杨家垴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后,属黄陵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东陵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新生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详细]

采穴垸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后,属胡家桥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东陵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新生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详细]

丁家垴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丁家垴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东陵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东陵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详细]

双潭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丁家垴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东陵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东陵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详细]

丙码头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东陵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东陵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东陵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详细]

红光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长江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同人民公社,设立采林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大同区采林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详细]

新发桥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沙道观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大同区复兴场乡,原名称新发大队变更为新发桥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涴市镇;200…[详细]


以下地名与涴市镇面积相当:
到涴市镇必去著名景点

涴市镇相关名人

涴市镇特产与美食
涴市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