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华山街道 | 隶属:仙桃市 |
行政代码:429004003 | 代码前6位:42900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28 | 邮政编码:433000 |
车牌代码:鄂M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6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4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社区、5个行政村 |
因市中心有个地方叫龙华山(并不是山)而得名。相传龙华山是处龙脉宝地,有神龙卧伏在此,龙头朝南,俯视锦瑞河;龙身盘踞正中,高耸壮观;龙尾向西,直扫汉水,如一把锋利尖刀,劈江分流;使这里形成了三角洲地势。在这里三面环水的洲上突起一座土台,婉如一座高山,故名。
仙桃市龙华山街道办事处地处仙桃市城区东部,318国道与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水陆交通便利。办事处下辖16村,5个社区居委会,面积39.8平方公里,人口9.7万人,连续八年荣获全省“十强乡镇”称号,连续三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先后被湖北省委、省0授予“基础教育先进单位”、“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等光荣称号。
龙华山街道办事处与仙桃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方式进行管理,下设五局一办公室,共有工作人员76人,其中-班子成员及正副局长19人,党政办公室下设秘书科、行政科、信访科,共有11人;经济发
2024年1月,国家民委命名龙华山街道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文化旅游:
杜台分洪闸(1956年):位于龙华山街道办事处杜台村,汉江的南岸。该闸于1956年4月建成,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结构。弧形钢质闸门,共30孔,每孔净宽12.1米,高4米。闸室总长411.93米
明代,沔阳州分38村,龙华山社区属黄荆村;清雍正12年(公元1734年),沔阳洲划分为5个乡,龙华山社区属北方拱辰乡第三图;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龙华山社区属沔阳州九区(仙桃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龙华山社区属沔阳县第二区(仙桃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龙华山社区属沔阳县仙桃镇;1949年6月,成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全境分为3个镇10个区,龙华山社区一部分属仙桃镇,一部分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0年成立仙桃镇一街居委会;1955年将五条街改为三个居民委员会,解放街与建设街并为第二居民委员会;1958年划为汉江公社菜园乡管辖;1960年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0年为仙桃镇第三居委会;1986年更名为龙华山居委会;2001年属龙华山街道;2006年更名为华山里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新中国成立前,此地有48家榨坊,故名油榨湾。…[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流潭:居委会所辖地域,明末清初,汉江泄洪,将此处洗刷成一个深潭,故人们称此潭为“流潭”;后来,有刘姓人家迁入此处居住,人们又将此处改名为“刘潭”;19…[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新生:指解放后人民群众翻身获得新生,又指美好愿望,期望人民获得新的幸福生活。…[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明清时期,此处有条南北走向长约千米的大水沟,盛产鱼虾,居民以捞鱼卖钱为生,故名钱沟。…[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所辖地域内何李两大姓氏命名。明代属沔阳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沔阳州北方拱辰乡;民国元年(1912)属沔阳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沔阳县…[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代属沔阳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沔阳州北方拱辰乡;民国元年(1912)属沔阳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沔阳县第二区仙桃镇。1950年属沔阳…[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2年属第二区彭场;1954年属王市口区;1958年属汉江公社;1980年属黄荆公社管辖;1984年所属的黄荆大队更名为黄荆村民委员会;1986年…[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0年为彭场区黄荆口镇;1958年为汉江公社黄荆管理区黄荆大队;1961年为汉江区黄荆公社黄荆大队;1975年1月属黄荆公社黄荆管理区;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属沔阳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沔阳州北方拱辰乡;民国元年(1912)属沔阳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沔阳县第二区仙桃镇;1950年为二区…[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84年取叶家湾、王家湾两个自然村的首字更名为叶王村委员会;2006年改为叶王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2年为第二区(彭场)黄林湾乡;1958年为汉江公社黄荆管理区打字号中队;1961年为汉江区黄荆公社和平大队;1975年1月属黄荆公社和平管理区;…[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代属沔阳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沔阳州北方拱辰乡;民国元年(1912)属沔阳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沔阳县第二区仙桃镇。1950年为叶合…[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属沔阳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沔阳州北方拱辰乡;民国元年(1912)属沔阳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沔阳县第二区仙桃镇。1950年为彭场…[详细]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光绪年间,以汤、郭、刘、李、余、许等姓氏家族先后迁入本址,择地而居,分别称“汤家台、郭家台等。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因此地汤姓、郭姓居多,故得名…[详细]
和合社区:2024年2月成立。管辖范围为和合国际城一、二、三期,四五期,翰林公馆,漫城林语等4小区,共7900户。…[详细]
区划代码:~0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昌升社区是湖北省仙桃市龙华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胡场区戴家台村;1958年属八一公社石桥管理区东堤中队;1961年属胡场区石桥公社东堤大队;1975年1月属袁市公社双龙管理区;1980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0年属彭场区黄林湾村;1958年属汉江公社黄林管理区黄林中队;1961年属汉江区黄林公社新兴大队;1975年1月属黄荆公社黄林管理区;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长埫口区纱帽村;1958年属汉江公社黄林管理区纱帽中队;1961年属汉江区黄林公社纱帽大队;1975年1月属汉江公社黄林管理区;1980年…[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0年属长埫口区昌湾村;1958年属汉江公社黄林管理区昌湾中队;1961年属汉江区黄林公社昌湾大队;1975年1月属汉江公社黄林管理区;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长埫口镇丁刘村;1958年属汉江公社黄林管理区丁刘中队;1961年属汉江区黄林公社丁刘大队;1975年1月属汉江公社黄林管理区;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长埫口区陈帮村;1958年属汉江公社黄林管理区陈帮中队;1961年属汉江公社陈帮大队;1975年1月属黄荆公社黄林管理区;1984年属汉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