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关镇 | 隶属:郧阳区 |
行政代码:420304117 | 代码前6位:42030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车牌代码: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7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由古代城市关卡“城关”演变而来。
郧县辖镇,县府驻地。1950年设城关镇至今。位于县境中部,汉江北岸。面积34.6平方公里,人口8.2万。水陆交通发达,两郧(郧县—郧西)公路、209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建有客货运码头各1个,郧丹客货轮船昼夜穿梭。辖菜园、武阳岭、牧场沟、红桥4个村委会和朝阳、小西关、北门坡、郧阳一中、水库、广场、商场、沿江、神鹰、人民、水厂、东大楼、西大楼、东岭、前进、新郧、岭头、城东、大庆、城西、中心巷、郧阳路、铸造厂2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建材、塑料、汽车改装、饮食服务等行业为主。农业以小麦、蔬菜种植为主。
2023年5月,2024湖北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城关镇位列第75位。
2024年9月,2025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城关镇位列第567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城关镇位列第558位。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城关镇为2025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2021年10月,城关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582位。
2024年9月,城关镇上榜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唐李泰家族墓地位于郧县城关镇菜园社区棒棰河西岸,1985年3月至7月,湖北省博物馆在郧县博物馆及郧阳地区所属各县文物干部的配合下进行了发掘,从已发掘的4座李唐王室家族墓群得知,墓主是李泰、阎
大寺遗址位于郧阳区城关镇后店村二、三组境内,地处汉江与堰河交汇处的二级台地上。大寺遗址地层堆积大致可分为东西两部分。文化内涵以新石器文化为主要,少量周代和唐宋时期地层堆积。除文化层外,还有零
郧阳天主教堂位于郧阳区城关镇,年代为清末明初。郧阳天主教堂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6月29日县政府)。
徐家坪墓地位于郧阳区城关镇老城街,年代为春秋战国。徐家坪墓地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5月20日郧政发[1995]72号)。
清朝康熙年间属武阳镇。
1940年为杨武乡。
1947年为城关镇。
1948年1月,成立城关区,6月改称郧阳市,机关驻十字街,属陕南行署管辖。
1950年1月,恢复城关区。
1952年9月,改称城关镇。
1958年9月,更名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复名城关镇,辖城郊人民公社。
1968年,丹江口水库蓄水,郧县城迁建,城关镇革命委员会驻新城中岭街。
1981年1月,城关镇革命委员会改称城关镇人民政府。
1989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48年在老城所辖北大街,南大街,中大街一部分及东大街。1952年所辖一、二、三、四、五街一部分。1956年为东岭街,辖东关街,北大街,南大街、中大…[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69年丹江水库蓄水后,大部分迁至武阳岭、九里岗上,分别在二道岭上建设新城。其中,九里岗为东岭,武阳岭为西岭,二道岭为中岭。…[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48年为西关街、西大街,朝阳街。1952年为六、七、八、九、十街。1956年辖朝阳街一部分,辖正西街、民主街,取名西关街。1966年更名为红旗街,…[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兴郧社区是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早年此地是郧县城关居民蔬菜供应基地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武阳岭社区是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同治五年属北乡莫烈保,民国时期属杨武乡。1948年为莫烈村,1951年土改时为莫烈乡,1958年撤乡改社为红丰大队,属杨溪区管辖。1975年3月,撤区…[详细]
牧场沟村位于钟灵毓秀的城关以西1.5km,与城区紧密相连,版图面积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5%,耕地面积为1995亩,现已发展柑橘1020亩,村内有…[详细]
红桥村位于郧阳区城关镇城西3公里处,紧靠牧场沟村和后店村,209国道穿境而过。 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共320户总人口1604人,主要姓氏有肖、…[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曾设有小商店、饭铺,与前店相对称而得名。…[详细]
堰河村位于郧阳区城关镇的西北部,距城关镇政府5公里,全村总户数500户,总人口2080人,全村共有9个自然组,区域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公顷,2…[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岗”指山体名称,金岗山。清朝康熙至清同治年间属北乡大堰保,民国三十六年属青曲乡,1948年称堰河村,1951年土改,归堰河乡,1955年撤乡建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康熙年间属马昌关镇,清同治年间属北乡马昌保,民国36年属青曲乡,1948年为马场村。1951年土改,为马场乡。1955年撤乡建社,分为汉江、美满两…[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河村是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1956年至1958年,全国劳动模范“三治”英雄高华堂带领建设乡红旗农业社人民修堰建渠,引水翻越山梁灌溉梯田梯地,故取名“翻山堰。…[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康熙至清同治年间属北乡桃花保,民国36年属青曲乡,1948年为响耳河村。1951年土改,为建设乡。1955年撤乡建社,为五星农业合作社,属黉门区管…[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康熙至清同治年间属北乡桃花保,民国三十六年属青曲乡,1948年为桃花村。1953年土改,为桃花乡。1956年撤乡建社,为永康农业合作社,属洪门区管…[详细]
黄土梁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北角,距县城22公里,与青曲相邻,紧靠大柳,全村版图面积10.5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8人,耕地面积2000余…[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山垭生长有一棵百年大桑树而得名。“桑树”指树木名称,“垭”指两山峰之间的较窄、较低段。…[详细]
洞耳河村位于城关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东接桑树垭村,西连桃花沟村,南依子胥湖,北靠大柳乡,全村版图面积10.2平方公里,郧漫路穿腹而过,森林植被好,…[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一条长沟,沟口较窄,沟内宽阔,形似罐子而得名。“罐”指地形似罐子,“沟”指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详细]
湖北省郧县大龙山区,山峦植茂,气候独特,生成了郧阳白羽乌鸡这一独特的鸡种,它具有单冠、绿耳、白毛、片羽、光胫、翘尾、四趾、乌皮、乌肉、乌骨等特征,农户散养,以虫草野果和天然矿物饲料为食,形成了天然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