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楼台乡 | 隶属:竹山县 |
行政代码:420323204 | 代码前6位:420323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车牌代码:鄂C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1万人 |
人口密度:9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因早年政府驻地房屋而得名。早年有一个富户在此建造转角楼格局的库房,后为政府征用,故称。
竹山县辖乡。1949年为龙台乡,1961年改为公社,1987年改置楼台乡。位于堵河北岸,距县城东北31公里。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 公路和小客轮通县城。辖楼台、腰岭、塔院、泰山、白莲、齐心、均坪、兴旺、老君垭、挡鱼、凤楼、南沟、马岭、喻家坡、雷台15个村委会。以建筑、建材、手工业为主。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为主。??.
1865年(清同治四年),全县划分8社,其属太平社,光绪年间全县设4乡其属太平社,1932年其属六区对峙河,1934年属三区罗家庙,1937年属2区茅塔寺,1941年属县政府直辖茅塔乡,1947年属沧浪区,1949为沧浪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八区所辖(部分)龙台乡、雷台乡;1956年为沧浪区所辖龙台乡(龙台乡、雷台乡合并而来);1957年为大同公社所辖(部分)楼台管理区;1961年为沧浪区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晚清时曾先后属城社汪家庙寨龙潭甲和北乡太平社汪家庙寨,1912年-1927年间县下行政区划仍沿旧制,1932年及后属六区(对峙河)汪家庙联保龙潭保3甲…[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称塔院村,1954年称塔院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称塔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塔院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称塔…[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4年属金星初级社,1956年属金星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金星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时属兴旺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属楼台乡兴旺村,2…[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挡鱼乡,1954年属竹园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属竹园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南竹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属…[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称百家坪村,1954年称喻家坡初级社,1956年称喻家坡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百家坪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称新建大队,197…[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称白莲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称白莲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白莲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称新生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官坪村,1953年属万家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属万家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6年改为永红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时属官坪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庵场村原址有一寺庵,系“大神”财神庙,庙里供有财神,庙中和尚和尼姑死后葬在庙前大坪下并立有石塔,后因“庵”而得名“庵场”。故称。…[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称双坪村,1955年称双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称团结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团结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时称塔…[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属安全、友谊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友谊大队,1981年竹政发10号文件通知改为西坡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属西坡村,200…[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有金姓人家在此居住,地势较为平坦,故称。…[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4年为罗家庙乡第九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称罗家庙乡第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称治安公社二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49年属新龙村,1954年属庙湾初级社,1958年属城郊区田湾公社同心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后属三台公社同心大队,1981年同心大队更名为庙湾大…[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49年-1953年称观音村、太平乡,1954年称工农初级社,1956年称第一高级社,1958年称沧浪区三太公社一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称三台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同治年间属溢水社红岩寨,光绪年间属西乡太平社范家寨,民国前期(1912-1927年)其区划建置仍沿旧制,1928年全县始设区乡(10个区180个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