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

地名:关峡苗族乡隶属绥宁县
行政代码:430527206代码前6位:430527
行政区域:湖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739 邮政编码:422000
车牌代码:湘E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21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78万人
人口密度:约8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关峡苗族乡地名因地处高山峡谷间,有溪水穿过,形成关隘,故名。昔为制兵之地,清设关峡堡。

基本介绍:

绥宁县辖乡。1956年为茶江、梅口两乡,1958年置关峡公社,1961年析建茶江公社,1981年改置关峡苗族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215平方公里,人口2.2万。乡政府驻关峡。有数条公路经此。辖花园角、石江坪、岩脚田、珠玉、芷田、高坪、茶江、岩头、文家、插柳、关峡、大园、四甲、南庙、凤凰、鸟塘、石脉、梅口、兰溪19个村委会。农林产品有稻谷、松杉木材、生漆、板栗、油菜。乡办企业有木器加工厂。古建筑有清代建的定远桥。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关峡苗族乡(油茶)榜上有名。

2021年10月,关峡苗族乡入选湖南省级全域美丽乡村示范镇(乡)创建名单。

2019年7月,关峡苗族乡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文化旅游:

雪峰山会战旧址--梅口阻击战旧址

雪峰山会战旧址——梅口阻击战旧址位于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梅口村峡口两侧山坡,总长一公里左右,由关峡战壕遗址、学堂背山战壕遗址、大山坳战壕遗址组成,战壕呈环形,始建于1945年。2019年1月,绥

历史沿革:

明末,属夏柳团。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属夏柳一。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属夏一里。

民国时,分属芷玉乡和梅口乡。

1949年10月,分属珠玉、芷田、茶江、岩头、插柳、梅口、南庙、岩背、柳塘、大塘、大元、关峡12个乡。

1956年,梅口、南庙、岩背、柳塘、大塘、大元、关峡并为梅口乡;茶江、岩头、插柳、珠玉、芷田并为茶江乡。

1958年,梅口、茶江乡合并为关峡人民公社。

1961年,关峡公社析置茶江公

+查看详细关峡苗族乡历史沿革>>

绥宁县 民族风雨桥
关峡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地有条峡谷,溪流从中穿过,形成一道关隘,故名。…[详细]

珠玉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从前有片苦槠山,槠实似珠,故改为珠玉山,简称珠玉。…[详细]

芷田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位田间,从前田中种有白芷,故名。古时出产朝廷贡米,传有“大米出在芷田里,好妹出自武阳乡”的民谣。…[详细]

茶江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一说此地位处溪水边,昔日多种茶树,故名茶江;一说村地处岚溪水东岸,昔日溪上架有木桥、设有茶亭,故名茶江。…[详细]

插柳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苗民习惯插种柳树,故名。1958年建插柳、岩头大队,属关峡公社。1961年析为插柳、岩头、文家、大眉、大安5个大队,属茶江公社。1966年大眉、大…[详细]

大园村

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在县文物局,县民宗局及大园村支两委的努力下,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大园村是一个…[详细]

梅口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部所在地昔日多杨梅树,村西因山高谷深流急而形成一道天然隘口,故取名梅口。…[详细]

花园角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花园角村是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岩脚田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在狮子岩山脚下一大片水田,无人居住,后来在此地修通了一条通往长铺子的要道,部分人开始迁居此地,取名岩脚田。…[详细]


以下地名与关峡苗族乡面积相当:
到关峡苗族乡必去著名景点

关峡苗族乡相关名人

关峡苗族乡特产与美食
关峡苗族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绥宁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