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澄潭江镇 | 隶属:浏阳市 |
行政代码:430181121 | 代码前6位:430181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1 | 邮政编码:410000 |
车牌代码:湘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7.8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1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澄潭江镇因有南川河横贯域内,境内段有大小深浅不等的28个水潭相连,而得名“冗潭江”。清朝末年,演变为“澄潭江”,故此得名。
南川河,上从沿潭湾起,下至大瑶伍家洲潭,长35华里,共有28座潭,因潭多而得名冗潭江,河水长年澄清见底,清朝末年演变为澄潭江。1995年撤区并乡后,由原属大瑶区的澄潭江、大圣、山下三乡合并而成。2004年财政税收5008万元,GDP达五个亿,2005年财政税收6168万元,GDP达6.1亿。
近几年,澄潭江镇以农业为基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经济呈现兴旺繁荣的景象,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油茶、楠竹、板栗、生姜、药材等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逐渐形成以煤炭开采和花炮生产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产业群,有乡镇企业118家,
2024年12月,第五批湖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澄潭江镇上榜。
文化旅游:
渠城界(又称棋升界),位于浏阳市澄潭江镇渠城村、界上村六龙山脉,是古代一处重要军事关隘。据考证:渠城界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72),时为长沙府所设九处巡检司其中的一处。清咸丰元年(1851)
清朝时,属枫林大团。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浏阳县第六区。
1950年4月,属浏阳县第五区。
1958年9月,设五星公社,后更名澄潭江公社。
1961年3月,澄潭江公社分置为澄潭江、山下、大圣3公社。
1983年4月,由澄潭江公社改为澄潭江乡。
1995年6月,山下、大圣2乡并入澄潭江乡。
1998年5月,由澄潭江乡改为澄潭江镇。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吾田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虎形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达坪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碧溪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下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渠城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洲田村位于浏阳市澄潭江镇北部,由原长乐、桥湾、洲田、北斗四村合并而成的大村,地域面积12.7平方公里,境内林地面积9600多亩;耕地面积2560亩,其…[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荆坪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圣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和家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槐树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澄潭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