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和镇 | 隶属:浏阳市 |
行政代码:430181122 | 代码前6位:430181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1 | 邮政编码:410000 |
车牌代码:湘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2.5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中和镇境内有清光绪十年(1884年)建造的中和古桥,镇因桥而得名。
中和镇位于浏阳东南部,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一代伟人-0中央前总--同志的故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和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以开阔的视野审视自我,不断增强求富思变,抢位争先,开拓创新意识,形成了通力协作,共谋发展,政通人和的生动局面。财政税收以年平均12%的速度增长。这几年中,七级远大药材基地,农科示范园等十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先后建成,占地300亩的耀邦中学,全长7公里的文苍公路,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苍坊集镇等总计耗资4800万元的重点工程建设顺利竣工,全长24公里,总投资1500万元的楼丁公路于2002年9月全线动工。经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
2024年4月,中和镇被长沙市民政局确定为长沙市“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首批乡镇。
2023年1月,湖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公布,中和镇入选。
2021年11月,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命名中和镇为第一批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中和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中和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2年5月,中和镇被命名为第三批湖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邦故居位于长沙市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敏溪河畔。故居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是-上五代祖父胡中泮所建。故居坐北朝南,呈倒凹字形布局,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大小房屋共计19间
东汉建安十四年(206年),孙权析临湘县(今长沙)置刘阳,中和地区开始隶属刘阳管辖。
清朝时,属南乡第十三都。
1950年4月,属浏阳第五区。
1961年,设中和2公社。
1984年4月,由中和公社改为中和乡。
1995年6月,山枣潭乡并入中和乡。
2000年1月,由中和乡改为中和镇。
清江村位于浏阳市东南部,由原清溪、坛前、金树三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30.03平方公里,水田1650亩,旱土226亩,森林面积3万亩。辖11个村民小组,…[详细]
中和村位于中和镇西部,由原敏溪、三元、阳谷、金星四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15.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余亩,有山林2.5万亩,辖17个村民小组…[详细]
长安村位于中和镇中西部,由原来的长寿、涧山、黄沙三村合并而成,占地面积26.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200亩,林地面积17000亩。40个村民小组,…[详细]
山枣潭村位于中和镇南端,由原草坪、西南两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18.3平方公里,耕地2400亩,林地1.9万亩,辖9个村民小组,657户,2447人.全…[详细]
江河村位于中和镇的南大门,与文家市镇接壤,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2万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589人,全村60岁以上670人…[详细]
苍坊社区由原楼西、苍坊、铜锣三村合并而成。社区面积15.5平方公里,耕地1950亩,山林地28000亩,辖12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732户,社区总人口…[详细]
雅山社区位于中和镇北部,由原雅山、七级、云山三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16.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9万亩,耕地面积1040亩。辖40个居民小组,2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