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珥陵镇 | 隶属:丹阳市 |
行政代码:321181102 | 代码前6位:321181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1 | 邮政编码:212000 |
车牌代码:苏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6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因村得名。旧名珥村,南朝梁武帝葬妃子蔡氏耳环于珥村,遂称珥陵。
梁武帝萧衍(公元464-549年),南北朝时期西梁王朝的第一任创业皇帝。字叔达,小字练儿。汉相国萧何的25世孙,寄籍于南兰陵(今江苏省常熟市)中都里,生于秣陵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同夏里三桥宅。父萧顺之,字文纬,为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追随萧道…… 萧衍详细信息++
丹阳市辖镇。1949年为珥陵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5年改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57.6平方公里,人口4.2万。多条公路通达。南北向的丹金溧漕河流经集镇,还有鹤溪河、煤碳河和三陵河。辖双沟、护国、官厅、前蔡、沈甲、积庆、汤庄、石庄、薛庄、新城、张刘、中东、珥西、珥东、扶城、南城、赵塘、联城、中仙、祥里、红庙、联丰、蒋村、神河、黄埝25个村委会和新珥街1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为主,间作棉花、油菜,副业有饲养业、养鱼业、手工业等。镇村企业以纺织、丝绸、针织为主体,包括机械、电子、服装、皮鞋、酿造、塑料制线等10多个行业。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珥陵镇(稻米)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珥陵镇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9年7月,珥陵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7年9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珥陵镇为第三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珥陵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时代:西周至春秋江苏丹阳葛城(吴文化)遗址,经勘探试掘,确认其为一座吴国城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遗址0土有较丰富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吴文化遗物.通过对
葛城桥位于丹阳市珥陵镇祥里大队南葛城自然村西北处。建于清代,平板石梁桥,座落于南北向的老丁义河道上。桥梁为花岗岩石立柱。桥柱由6块花岗岩条石组成。桥面由花岗岩长条石三组九块铺成,宽度1.7米
忠显桥位于丹阳市珥陵镇中仙行政村太子庙村西南角处,东西朝向,座落于太子庙河上。为一单孔石拱桥,长12.3米,宽2.6米,高约3米,桥面铺石板已不存在,现桥拱部分直接暴露在地表。桥正南方400
遮墓坊遗址位于丹阳市珥陵镇珥城村遮墓坊自然村东部。地处平原田间,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高出地面约3米,北高南渐低,地面有近现代墓葬,地面采集到红陶片、硬陶片、鼎、鬲足。夹砂红陶片
乌土墩土墩墓位于丹阳市珥陵镇祥里行政村乌土墩村中,村以墩为名,墩体里长方形,墩西长约25米,南北宽约12米,高出地面约2米,墩体地表无迹象。该墩应该与正南方800米外新发现的周代葛城遗址有着
明隆庆三年(1569年)称珥村镇,为丹阳六镇之一。
清末仍称珥村镇,以丹金溧漕河为界分属石城、高牧2市。
1929年,为第六区珥陵镇。
1934年,为珥陵区珥陵镇。
1948年,为珥陵镇。
1949年,为珥陵区珥陵乡。
1957年,撤区,积庆、护国2乡并入珥陵乡。
1958年,与横塘乡合并,设珥陵人民公社。
1959年,析置横塘人民公社。
1983年,复置珥陵乡。
1985年,撤乡,改置珥陵镇。
2001年,云林镇(1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寓意新的珥城街区,故而得名。自更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因辖区内新庄自然村得名。1949年4月,村域分属珥陵区云林乡和武巷乡。1954年,云林乡划入延陵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域内新庄大队属珥陵人民…[详细]
因村委会驻地在丈山村,故而得名。古时,丈山有许多土山,但很小,称一丈之山,故名。…[详细]
因村委会位于大施村中心,故而得名。1983年大施大队更名为大施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销大施、千口、上庄、长岸4个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大施村村…[详细]
因境域内原有个护国寺而得名。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这庙中住宿,他为庙书写“护国寺”,故而得名。…[详细]
因村委会辖区内有积庆村,故而得名。民国23年(1934)年,村域属珥陵镇积庆乡。1949年,属珥陵区积庆乡。1957年,属珥陵乡。1958年,建立珥陵…[详细]
古时为不起名的村庄,按村庄排名:阙塘为一村,珥陵为二村,现取同音名为珥,且因是珥东、珥西、联城三村合并,取三村中的“珥”、“城”二字,故而得名。…[详细]
因村委会驻地在扶城村附近,故而得名。宋、元、明、清时均属高牧乡。民国23年(1934年),属珥陵区积庆乡。民国37年,属珥陵镇。1949年4月,丹阳解…[详细]
中仙村:位于珥陵镇西南,新241省道、丹西公路穿村而过,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分中仙、中东、张刘、越塘四个片区,27个自然村,58个村民小组,全村面积7…[详细]
因村委会辖区内大祥里、小祥里自然村得名。…[详细]
因辖区内黄堰桥村而得名。丹阳方言堰与埝音近,讹误为黄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