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榴街道 | 隶属:东海县 |
行政代码:320722002 | 代码前6位:3207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8 | 邮政编码:222000 |
车牌代码:苏G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79.8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782人/平方公里 | |
办事处地址:石新路55号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村西有三棵柳树,称神柳树,后演变为石榴树。2024年石榴镇改为石榴街道。
2013区划调整:撤销石榴镇设立石榴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其行政区域面积为79.89平方公里,人口4.35万人,辖11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驻石新路55号。
石榴街道位于东海县城北约3公里,227省道穿境而过,东距连云港机场、海港码头,南接徐连高速,北邻310国道,交通十分便捷。共辖18个行政村,人口6万余人,总面积78平方公里,素有“蔬菜之乡”美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镇始终把突出“超常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工业立镇、科教兴镇、创新强镇”三大战略,牢牢把握东陇海产业带建设的机遇,坚持“只设路标、不设路障;能民则民,能放则放。”全力推进全镇工业向新
1957年撤区并乡设置石榴乡。
1958年改石榴人民公社。
1983年复为石榴乡。
1994年改镇。
2024年设立石榴街道,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石榴街道辖区内,且石榴街道最早叫“石榴树公社”,所以得名。…[详细]
据传该地有三棵柳树,称神柳树,后演变为石榴树,此村位东,故名。…[详细]
据传该地有三棵柳树,称神柳树,后演变为石榴树,此村位西,故名。…[详细]
因此村原有一个自然大汪,形似牛头,称牛头汪,后因汪四周长柳树多,改称柳汪,故名。…[详细]
因李姓来此落居,且比邻村先有大车,得名李车庄,后简称车庄,故名。…[详细]
因由郯城几户逃荒人家在此重新建村,故名。…[详细]
因此村地处埝河岸边,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埝河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埝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庄范围为三里长宽,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三里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三里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该村因与三里相隔一里,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小里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小里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此村首居者是从西向东逃荒至此落居的,为图吉利,特取名为东安,故名。…[详细]
因该村原为从东安分出,取东安兴隆之意,故名。…[详细]
因此村址鹅碱石多,称为疙庄,后演变为蛤庄,故名。…[详细]
因此村原位于一饮马水汪的旁边,故称马汪,后演变为麻汪,故名。…[详细]
因唐朝时此村叫博望镇,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博望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博望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最初以姜姓先祖来此占产立庄,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姜庄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姜庄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李白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沿用至…[详细]
因原有杨姓居此筑圩,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杨圩大队,1972年由牛山公社划归石榴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杨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有外国传教士来此传教讲课,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讲习大队。1960年由石湖公社划归石榴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讲习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详细]
因石榴树驻地原有商铺,此地在商铺西边,得名铺西,后演变为浦西,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