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吴滩街道 | 隶属:阜宁县 |
行政代码:320923002 | 代码前6位:320923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5 | 邮政编码:224000 |
车牌代码:苏J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2.98万人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传说很久以前,这个地方是低洼地,生长杂草、芦苇,简称草滩,后来有一拭吴氏搬地滩周边而住,故称之吴滩。
吴滩街道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下辖的一个街道,2014年4月1日由阜城镇分设而成,根据江苏省政府的批复,以原阜城镇吴滩、蔡河、立新、合利、合东等5个居委会和许合、大王、两河、三岔、射南、双港、兴东、阜东、北汛、邹圩、老沙、通阳、邓舍、仁范、陈戴、戴沟等16个村委会区域设立吴滩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吴滩社区居委会阜射路75号。
2014年4月,将阜城镇5个居委会和16个村分设吴滩街道办事处。
传说很久以前,这个地方是低洼地,生长杂草、芦苇,简称草滩,后来有一拭吴氏搬地滩周边而住,故称之吴滩。…[详细]
蔡河社区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吴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立新社区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吴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合东社区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吴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合利社区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吴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由原孙杨、孙村、蒋顾三村合并而来,因通阳河从村中心穿过故命名。…[详细]
因为区域内自然村邓舍故命名。1958年为邓舍大队,2001年合并了山乔村为邓舍村,后沿用至今。…[详细]
传说中这里很穷,人们很少烧火做饭,吃的大部分是讨荒而来的饭,解放前人们称为冷饭,后取谐音,故名。…[详细]
因所在地自然村戴舍、陈舍故命名陈戴村。1958年为陈戴大队,2001年为陈戴村,后沿用至今。…[详细]
清未民国初期此处有一条古沟,称之为大车沟,沿沟两边住着不少姓戴的的家,故称大沟或戴沟。…[详细]
由原四合、熬河、许庄三个大队合并而来,故命名为许合村。…[详细]
由邹河大队部分和刘河生产队合并成立,故称两河大队,后改为两河村。…[详细]
建队时由所在地三岔庄命名为三岔大队,后改为三岔村。…[详细]
因为该庄大部分人家姓王,因此根据姓氏而定名。…[详细]
因该村位于射阳河的南边故命名。1958年建队时成立射南大队,后2001年撤队建村时设立射南村,后该名沿用至今。…[详细]
解放前这里住着姓王的人家,有两条无名小河通向射阳河,故称之。…[详细]
由原卫东、沙东两村合并,寓意兴旺发达,故命名兴东村。…[详细]
由原大圩村和原邹河村合并而来,故命名邹圩村。…[详细]
民国期间,这里靠近射阳河,夏季经常发大水,如果遇到海边汛期,这里咸水倒灌,当地人称北汛。…[详细]
因所在地自然村老沙而得名老沙村。1958年建队时设立老沙大队。2001年命名为老沙村民委员会后沿用至今。…[详细]
因该村位于阜宁最东故命名阜东村。1958年建队时成立阜东大队,2001年合并轮窑村设立阜东村,后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