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华港镇 | 隶属:海陵区 |
行政代码:321202103 | 代码前6位:32120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3 | 邮政编码:225300 |
车牌代码:苏M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94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华港镇由原里华、港口合并,故命名华港。
华港镇毗邻罡杨镇、城东街道,镇域面积69.77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91万人,耕地面积3647公顷,现有31个基层党组织,1967名党员。荣获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
华港镇是里下河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蔬菜之乡”“禽蛋之乡”。华港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013年被认定为江苏省“菜篮子”工程永久性生产基地,2015年创建成泰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现有蔬菜种植面积约10500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500多亩。
华港镇工业以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型休闲家具、智能电网为四大主导产业,涉及到机械、冶金、轻纺等10多个
2024年8月,入选2025年度泰州市耕地保护激励受激励单位名单。
文化旅游:
华港观音阁(龙溪阁)位于海陵区华港镇上溪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华港观音阁(龙溪阁)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港口观音阁巷宋宅位于海陵区华港镇港口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港口观音阁巷宋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属纯垛公社。
1959年析出建里华人民公社。
1964年划属泰县。
1983年复为里华乡。
1992年撤乡改置里华镇。
2000年撤销里华镇与港口镇合并设立华港镇。
以两镇各取一字命名。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港口集镇所在地,之所又是鲁汀河的咽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港口集镇所在地,之所又是鲁汀河的咽喉,故名。…[详细]
桑湾村,即桑家湾,在泰州城北十二里,西南与江苏海陵现代农业园区接壤,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桑家湾见之于文字的最早记载是明朝天启二年桑家湾《重建吉祥庵碑…[详细]
溪西村位于华港镇东侧,地势平坦,水面资源丰富,耕地面积2500亩。村庄始建于元代以前,至今还保留着一大批明清时期的古街、古巷、古建筑,如文保单位胜莲禅…[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港口下游方向之河畔,故名。2001年,与马庄乡桥西村合并为下溪村,成立下溪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徐氏人口众多而得名徐家垛。文革期间称东风大队、先进大队;2001年由徐家垛、汤汪两村合为徐家垛村,成立徐家垛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宋兵抗金营盘扎在野营、放马到凤凰墩,后来命名野马。…[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很早以前许家庄称曲水湾,四周足河,中间一片开阔地,由外地一姓许的大户来此开发后逐步形成村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纪念陆其章、刘德山两位烈士,故名。自2001年命名起,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末年一场大水将此地全部淹没,后来苏州一姓李的人家搬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时期,岳飞军队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命。…[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嘉靖五年,刘姓首居此庄,故名。解放初期设刘庄,1958年更名为刘庄大队,1982年更名为刘庄村。…[详细]
溪东村地处华港镇的东南角,村庄河流纵横,耕地面积1580亩,耕地以垛田为主,主要种植了韭菜、大白菜、芋头等特色蔬菜。村内的传统建筑观音阁始建于明万历年…[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里华村是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华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