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渡口街道 | 隶属:淮阴区 |
行政代码:320804003 | 代码前6位:320804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车牌代码:苏H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6.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6万人 |
人口密度:约524人/平方公里 | |
办事处地址:淮河东路328号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民国年间,为了交通方便,于此设渡口。因东边有敦渡口,西边有周渡口,相隔较远,这个渡口为当时所新设,故称为新渡口。
淮阴县辖乡。1957年为新渡乡,后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盐河北岸,距县城11公里。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2.9万。淮(阴)王(兴)公路经此。辖淮涟、双坝、王大-庄、临河、佟洼、夏圩、新渡、沙荡、洪南、观音堂、三扬、朱集、谢庄、刘渡、杨码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等。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新渡口街道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民国期间,新渡乡东部属于涟水县一区,其余属淮阴县三区。
1941年归属淮阴县新渡区。
1957年撤区并乡称新渡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名新渡公社,1983年恢复乡制时,复称新渡乡。
2018年7月,淮阴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以原新渡乡所辖区域,设立新渡口街道。
因境内一洼地,旁边有一户佟姓人家居民得名。…[详细]
因一朱姓大户在此地开一集市得名。1958年成立朱集大队,1983年称朱集村。2001年,谢庄村、洪北村、朱集村合并设立新的朱集村。…[详细]
因境内有一夏圩庄,因村得名。1958年成立夏圩大队,1983年称夏圩村。1984年分为夏圩、杨码两村,2001年夏圩、杨码、洪南三村合并为夏圩村。…[详细]
清代,境内废黄河决堤,在这里筑成拦黄坝,前后两个堤坝巍然并列,因此得名“双坝”。…[详细]
靠涟水县边境而取名。1958年成立淮涟大队,1983年称淮涟村。…[详细]
因境内盐河新建一渡口而得名。1958年为新渡大队,1983年改为新渡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以沙姓为主,且聚居于低洼盐碱地儿得名。1958年成立沙荡大队,1983年称沙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桥村是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新渡口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原有三户杨姓户主移迁一起,因命名为三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