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

地名:丁沟镇隶属江都区
行政代码:321012110代码前6位:321012
行政区域:江苏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14 邮政编码:225200
车牌代码:苏K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5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44万人
人口密度:约85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以“丁”字形河沟命名。

基本介绍:

江都市辖镇。1949年建丁沟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区19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3.3万。江(都)樊(川)和江都至小纪公路从镇中穿过,新老三阳河穿境,是通往樊川、小纪里下河地区的咽喉。辖丁东、中桥、光林、韩银、洪飞、朱桥、冯桥、滕桥、邓一、邓华、友谊、乔河、朱家、丁北、赵桥、黄花、青墩、晨光、红光、复兴、黄铁、丁西22个村委会和河西、河东2个居委会。工业主要产品有化工、针织、纺机配件、蚕丝机械等。农业盛产水稻。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丁沟镇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2024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丁沟镇2024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费密故居

费密故居位于江都区丁沟镇野田村野中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费密故居位于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野田村野中组,建于清代。费密(1623—1699),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人,生于明末清初,曾抗击张

历史沿革:

1950年为丁沟区。

1956年改为丁沟乡。

1958年改为丁沟人民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复置丁沟乡。

1985年撤乡改镇。

2005年麾村镇并入。

瘦西湖
丁沟社区

丁沟社区:成立于2002年11月,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现有10个小区,住宅楼20栋,住户1638户,人口3213人。…[详细]

新民社区

新民社区:东至繁荣路麾村村麾南桥、西至工业园区、南至人民路麾村中学、北至恒生化工厂,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余人,800余户。…[详细]

丁东村

因位于丁沟集镇东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腾飞村

因寓意镇工业腾飞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朱桥村

因朱姓较多且村内有座桥梁,故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邓华村

因邓华烈士名字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乔河村

因村里乔姓较多,且村庄附近有条河而得名。…[详细]

黄花村

黄花村:位于丁沟镇西北,由原黄花、赵桥二村合并而成,现有10个行政组,村民625户,共1908人,区域面积4200亩。…[详细]

丁西村

因该村位于丁沟集镇西边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曙光村

因红光村与晨光村合并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麾南村

因该村地处麾村集镇西南端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麾中村

因该村地处麾村集镇中南半端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野田村

因该村过去此处是荒野,后来有人搬迁至此居家种田,故名。…[详细]

麻村村

因该村麻姓村民较多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联民村

因取“凝聚民心”之意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麾村村

因相传北宋宗泽屯兵附近,举帅旗号令众军,得名麾村。…[详细]

麾东村

因该村位于原麾村镇的东面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麾北村

因该村地处麾村集镇东北端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荣臣村

因纪念革命烈士濮荣臣名字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丁沟镇特产

丁沟水饺

丁沟水饺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的特色小吃。丁沟水饺的特点,在于江都是鱼米之乡,丁沟厨师将鱼与水饺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以鱼汤下鲜肉水饺,形成了汤质浓而不腻,水饺美味可口的独家特色。水饺是北方人的家常


以下地名与丁沟镇面积相当:
到丁沟镇必去著名景点

丁沟镇相关名人

丁沟镇特产与美i>
丁沟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江都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