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镇

地名:武坚镇隶属江都区
行政代码:321012103代码前6位:321012
行政区域:江苏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14 邮政编码:225200
车牌代码:苏K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84万人
人口密度:约67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1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水系的原因,地形奇特,被自然分成五大块,呈尖形。最初来此开垦的为张姓,与其子共同在五个尖岛上开垦,时人称其地域为张五尖,简称五尖。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军五尖,当地百姓组织抗日救国,力量和队伍不断壮大,日军一次次被五尖人民武装打败,威武气概震撼日军不敢轻易进攻。当地百姓索性把五尖改为武坚。从五尖到武坚,音同字不相同,但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意志,寓意武装坚强。

基本介绍:

江都市辖镇。1956年由杨景、鲁陵、校陈、嵇沈(部分)、五尖五个乡合并为武坚乡,1958年并入小纪公社,1959年析置武坚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6建镇。位于市境东北角,距市府43.5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2.2万。盐邵河、鲁汀河交汇于此,境内公路与宁盐公路和328国道相连。辖孙家、花庄、姜王、龙耳、校陈、团结、景北、杨景、杨西、景南、五尖、北尖、同合、建新14个村委会和武坚1个居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有江都里下河“鱼米之乡”称号。企业产品以高压电器、文体用品、机械金工、轻纺织造为主。境内有花鱼塘战斗烈士纪念塔。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5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武坚镇位列第564名。

2024年10月,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武坚镇位列第552位。

2024年10月,武坚镇上榜2024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560位。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武坚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武坚镇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24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武坚镇2024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武坚革命烈士墓园

武坚革命烈士墓园位于江都区武坚镇联丰村苗圃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69年,墓园系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江都纪北区历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于1969年将战争年代所砌的多座烈士墓迁

历史沿革:

1949年为武坚乡。

1958年并入小纪人民公社。

1959年从小纪人民公社析出,设立武坚人民公社。

1983年政社分设,改置武坚乡。

1996年撤乡改镇。

2005年周西镇并入。

何园
民乐社区

民乐社区: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居民1422户,4268人,地处江都区东北角,号称江都的大东北,处于江都区、高邮市、兴化市三市交界地段。…[详细]

周西社区

周西社区:原名兴华社区,2005年更为现名。下辖4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组,户数597户,人口1580人,耕地面积420亩。…[详细]

黄思社区

黄思社区:成立于2000年4月,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现有4个居民小区,住宅楼15栋,住户724户,人口2496人。…[详细]

五舍村

因最初只有五户居住于此,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花庄村

因村里花姓村民比较多,故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龙河村

因该村位于龙耳与龙西交叉的河流旁边,故而得名。…[详细]

杨景村

因该村杨姓打多口水井,井又因谐音改为景,故而得名。…[详细]

五尖村

五尖村:地处武坚镇集镇中心,现有村民小组20个,人口2615人,866户,耕地面积4026亩。…[详细]

合新村

因原同合村,建新村合并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新龙村

因靠近龙耳河,故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新颜村

因三新村,颜垛村合并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新祥村

因成立年代较晚且寓意吉祥如意,故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新联村

因庄内公路与河流相交汇联合,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新楼村

新楼村:地处武坚镇东南首,与小纪吴堡接壤,现有19个村民小组,农户746户,2446人,耕地面积5018亩。…[详细]

双林村

双林村:地处里下河地区,武坚镇中心地带,1996年由原双林、新于二村合并而来。行政区域3.85平方公里,村民小组13个,445户,1390人。…[详细]

联合村

因丁联和娄合合并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黄思村

黄思村:2000年由原黄思、林西、林北等三村和一个集镇合并而成,行政区域5.6平方公里,20个村民小组,1301户,4320人。…[详细]


以下地名与武坚镇面积相当:
到武坚镇必去著名景点

武坚镇相关名人
武坚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江都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