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沛城街道 | 隶属:沛县 |
行政代码:320322001 | 代码前6位:320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600 |
车牌代码:苏C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8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7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5个社区、7个行政村 |
为沛县县城所在地,故名沛城镇,街道沿用原名称。
沛县辖镇,县府驻地。1950年建,1958年更名为城关公社,1962年析城关公社设城镇公社,1983年分别建沛城镇与城关乡,1985年城关乡并入沛城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12万。徐沛铁路及徐沛、沛龙、沛丰公路穿越城中,徐沛运河、苏北堤河在镇中纵横交错。辖小街子、刘园、韩坝、李瓦屋、李堂、北孔庄、二堡、苗林、蒋庄、白庄、孟桥、南孔庄、晓鸣寺、马庙、蔡庄、邓园、郝小楼、杨彭庄、六里井、甄庄、张桥、东关、南关23个村委会和铁西、泗水、大风、西关、鼓楼、红光、香城、西郊、汤沐、新风、南潭、正阳、新建、汉台1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建筑、建材、机械、轻纺、化工、饮食服务等业为主。农业主产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沛城街道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沛城街道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晓明泉为民国时期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沛城镇西关居委会沛中路8号沛县初级中学,在沛初中教学楼旁边,省保单位晓明楼南侧,周围有名贵花木。此地为沛县中部,地形无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冲积平
樊井为汉代所建,位于徐州市沛县沛城镇南门口村南80米。此地为沛县中部,地形无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冲积平原形,地表坦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土壤系淤土和两合土,适于机械化耕作。动
射戟台为清代乾隆十二年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沛城镇大风居委会。位于东风路58号,东是商店,西是图书馆,南距东风路道10米,北200米有居民房。此地为沛县中部,地形无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
泗水亭为汉高祖刘邦“试为吏”时的遗迹。乾隆版《沛县志》谓“汉高祖为泗水亭长,即此亭也”。《水经注》载:“县治南垞上,东岸有泗水亭”。《地道记》称“沛县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为文”。后屡毁屡
晓明楼为民国十二年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沛城镇西关居委会沛中路8号沛县初级中学内。此地为沛县中部,地形无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冲积平原形。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空气清新。大
1958年划归城关人民公社。
1964年复置城镇。
1985年8月城关乡与城镇合并,设立沛城镇。
2000年4月湖屯乡、鹿湾乡划属沛城镇。
2014年区划调整,设立沛城街道,名称沿用至今。
泗水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汉源大道东侧。…[详细]
因居委会座落在汤沐路,故名。1998年,设立汤沐居委会。2002年,改为汤沐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沛城镇。2014年,撤镇设街道,隶属沛城街道。…[详细]
本社区坐落在大风歌台北侧,故取名为大风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因原新风商场坐落在本辖区内,故名。1989年,设立新风居民委员会,隶属沛城镇。2014年11月,撤镇设街道,隶属沛城街道。…[详细]
本辖区南部原有一坑塘,故取名南潭,后演变为南谭。…[详细]
因居委会驻地位于鼓楼,原沛城中心有古楼一座(钟鼓楼),故名。…[详细]
正阳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正阳路东侧。…[详细]
解放后,搬迁的新村,故名。原属城镇新光大队。1989年,设立新建居委会,属沛城镇。2014年11月,撤镇设街道,隶属沛城街道,沿用至今。…[详细]
因汉左丞相樊哙曾屠狗卖肉,肉香满城,故名。…[详细]
因居委会座落在汉台路,故名。1989年,设立汉台办事处。2002年,设立汉台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沛城镇。2014年11月,撤镇设街道,隶属沛城街道。…[详细]
西关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东风西路南侧。…[详细]
清末,杨氏、彭氏两大家族居住在此,故名。…[详细]
郝小楼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歌风路南侧。…[详细]
东关社区:位于沛城东北部,滨河公园南岸。…[详细]
解放前沛县沛县老城区分为东、西、南三关,南关居委会位于老城区南边,故名。…[详细]
西郊社区:位于滨河路以北,汉源大道以东。…[详细]
明朝初期,有鹿、李两姓迁居此地、村西河道弯弯,形如辘轳,故取名辘轳后改名鹿湾。…[详细]
清咸丰年间,山东郓城李集村人来此开荒定居,沿用老家村名。…[详细]
孔庄社区是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沛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邓园村:位于南环路南侧,任庄社区北侧。 …[详细]
蒋庄社区是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沛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沛县沛城镇任庄社区居委会辖12个自然村、14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698人,社区党总支下辖4个支部,党员62人,全村耕地240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详细]
区划代码:~0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朝末年,封氏第四代传人封禹岱,家资殷实,在沛城南马家手中买田建房,携子从龙、从虎、从振在此定居,封禹岱为使封氏家族兴旺发达,取庄名为封楼。…[详细]
区划代码:~02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辖区内有新建的大型文景公园,故取名为文景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2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管辖范围内含文华小区故取名为文华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相清初刘姓迁此定居,故名。1961年,设立刘庄大队,隶属鹿湾公社。1983年,设立刘庄村村民委员会,隶属鹿湾乡。2001年,南陈楼村、赵店村并入,沿用…[详细]
清朝咸丰年间,村民为路西群众集体迁居于此,在此垦荒立团,聚为村庄,沿用山东老家村名,扈官屯,后简称户屯。…[详细]
以前为古泗水必经之地,在县东5里,三河口由此入运,其中隐隐如河,地多沙如金末,故名。…[详细]
明朝中期,赵氏从山西省霍宁县迁来此地,在沛城南建房居住,因当时盗贼蜂起,赵氏家族召集周围村庄村民,历经年余,挖河筑寨,寨内圈地150亩,故名。…[详细]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一石姓人家,从外地迁居此处,依河而居,故取名石河。…[详细]
明初洪武年间,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咸丰五年,洪水决于兰仪,鲁郓、矩各县灾民云集在此处垦荒植田,为还念故土,沿用老家村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