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屯街道 | 隶属:沛县 |
行政代码:320322002 | 代码前6位:320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600 |
车牌代码:苏C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9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清末时山东省巨野县居民迁来此处定居,延用老家大屯村名,后因镇政府驻地位于此,故名大屯镇。后设立街道,名为大屯街道。
沛县辖镇。1958年建大屯公社,1983年建乡,1985年郝寨乡并入建大屯镇,1992年郝寨乡析出。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29.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徐济公路、沛龙公路纵贯境内,苏北堤河从镇中穿过,直通京杭运河。辖大屯、大屯蔬菜村、冯新、安庄、挖王庄、吴庄、宋庄、丰乐、小营、小屯、三岔路、石大屯、马寺、贾庙、王坑15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主产小麦、水稻。乡镇企业以化工、机械为主,大屯工艺厂是江苏省外贸出口定点厂。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大屯街道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大屯街道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5年12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大屯街道为首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屯街道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1年12月,大屯街道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文化旅游:
丰乐济公桥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七年间,位于徐州市沛县大屯镇丰乐村。此地为沛县东北部,地处昭阳湖西畔,京杭大运河贯穿而过,属黄泛冲积平原扇形前缘低平原,大部系淤土和两合土壤,境内无山丘,平均海拔约
野场井为清代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大屯镇野场村中部。此地为沛县东北部,地处昭阳湖西畔,京杭大运河贯穿而过,属黄泛冲积平原扇形前缘低平原,大部系淤土和两合土壤,境内无山丘,平均海拔约33-37米
郝尧郝氏夫妻墓碑为民国时期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大屯镇郝尧村西南500米。此地为沛县东北部,地处昭阳湖西畔,京杭大运河贯穿而过,属黄泛冲积平原扇形前缘低平原,大部系淤土和两合土壤,境内无山丘,
大屯南四湖坝桥又称拦湖坝桥,为当代1975年所建,位于徐州市沛县大屯镇小屯村东。此地为沛县东北部,地处昭阳湖西畔,京杭大运河贯穿而过,属黄泛冲积平原扇形前缘低平原,大部系淤土和两合土壤,境内
大屯关庄本立桥为当代1967年所建,位于徐州市沛县大屯镇关庄村南。此地为沛县东北部,地处昭阳湖西畔,京杭大运河贯穿而过,属黄泛冲积平原扇形前缘低平原,大部系淤土和两合土壤,境内无山丘,平均海
1957年2月,设立郝寨、大屯乡。
1958年9月,郝寨乡改为郝寨人民公社,大屯乡改为大屯人民公社。
1983年7月,郝寨人民公社、大屯人民公社分别恢复郝寨乡、大屯乡建制。
1985年8月,郝寨乡撤销,并入大屯镇。
1992年原郝寨乡辖区分出,设立郝寨镇。
2000年4月,郝寨镇并入大屯镇。
2014年设立街道,沿用原名至今。
原名兴隆寺,因村中有一古刹名叫兴隆寺。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此地青龙寺,见一八旬有余的老和尚,遂称之为老和尚,和尚说,我的年龄不算大,我师父…[详细]
清末,由山东巨野县小营村迁来的村民在此建村,延用老家的村名。…[详细]
从大屯村分出,因地少人多,村民大多数种植蔬菜,故取名大菜。…[详细]
1855年,由山东巨野县迁来此地居住,延用老家村名。…[详细]
由姓氏取名,秦姓居民较多,故名。1983年,设立秦岗村村民委员会,隶属郝寨乡。1985年,乡镇合并,隶属大屯镇。2001年,改设秦岗社区居民委员会,隶…[详细]
清光绪年间,从山东巨野县夏官屯村迁来,沿用老家村名。…[详细]
相传该村址原是清朝梁总兵的大花园,故名。…[详细]
建村时,王姓户大人多,故名。1958年,设大王庄大队,隶属郝寨公社。1983年,设立大王庄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乡镇合并,隶属大屯镇。2010年,…[详细]
孟姓迁来此处居住,形成村庄,故名。1983年,设立孟庄村村民委员会。2010年,改设孟庄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大屯镇。2014年,撤镇设街道,隶属大屯街…[详细]
清乾隆年间建村,后魏姓多户迁入,故名。1958年,设魏营大队,隶属郝寨公社。1983年,设立魏营村村民委员会,隶属郝寨乡。1985年,乡镇合并,隶属大…[详细]
明万历年间,村民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建村,因朱姓人多户大,故名。…[详细]
1855年,由山东巨野安庄迁来,延用老家村名,取名安庄。…[详细]
徐庄社区:位于大屯街道东北4.5公里处。…[详细]
清末,山东省巨野县居民迁来此处定居,延用老家大屯村名。…[详细]
清末,郝姓在此居住,并筑寨防守,故名。1958年,郝寨大队,隶属郝寨公社。1983年,设立郝寨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乡镇合并,隶属大屯镇。2001…[详细]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社区辖区内有绣绮园小区,故取名为绣绮园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1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离湖近故取名湖畔社区居民委员会。自2024年8月25日县政府批复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濒临微山湖,故名。自2024年8月25日县政府批复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内有颐园小区,故取名为颐园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2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辖区内有申江小区,故取名为申江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2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大屯街道中心街区黄金地段,故名。自2024年8月25日县政府批复使用至今。…[详细]
明末,郝姓筑窑烧砖瓦,工人在此居住,后形成村庄,故名。…[详细]
李大庄村:位于大屯街道东南4公里处。 …[详细]
1855年(清咸丰5年),由于黄河决口于兰仪,受灾群众携家来沛,聚集微山湖西岸沿湖一带,传说,当时一只像凤凰的大鸟落入村内,因此取名丰乐。…[详细]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桐县关庄迁来此处安村定居,延用老家村名至今。…[详细]
明末,宋氏先人从山东滕县鹅庄迁居至此,取名宋庄。…[详细]
部分村民从大屯村分出,因石姓比较多,故名。…[详细]
1880年,从山东巨野小屯村迁来此地居住,沿用老家村名。…[详细]
明末,马姓从山东固城迁来此处,安村时靠近大觉寺,故名。…[详细]
明朝中期,山西洪桐县一部分人逃难至此,在此定居,王姓居多,故名。…[详细]
相传因贾姓在此盖有庙宇,故名。1961年,设贾庙大队,隶属大屯公社。1983年,设立贾庙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大屯乡。1985年,撤乡设镇,隶属大屯镇。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