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海通镇

地名:海通镇隶属射阳县
行政代码:320924108代码前6位:320924
行政区域:江苏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15 邮政编码:224000
车牌代码:苏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86.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39万人
人口密度:约27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6个社区、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解放前,此地集居渔民、灶民、农民较多,交易市场繁荣,人称通兴镇。

基本介绍:

海通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说是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的地方。东临黄海,西连射阳县城,南距盐城机场40公里;盐城至射阳港口一级公路,在建中的射阜淮一级公路、海堤一级公路、新长铁路支钱贯通全境,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古老美丽的射阳河通过沿海第一闸——射阳河闸汇入浩瀚的大海。全镇3.9万人口,辖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面积86.7平方公里。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三个文明建设业绩显著。近年来获得江苏省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教育和农业机械化先进乡镇,盐城市农村综合经济十强乡镇和“六好乡镇党委”。1999年以来连续四年获得县委县政府综合奖。2002年财政收入超千万元。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生产加工企业

+查看详细海通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江苏省爱卫办命名海通镇为2022年江苏省健康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海通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海通镇为2018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海通镇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海通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射阳河闸

射阳河闸坐落于射阳县海通镇通兴村西南,始建于1955年9月21日,1956年5月23日竣工。它位于射阳河和大海相连处,工程巨大,极为壮观,闸长410米,高7.5米,36孔,恰如一条长龙横卧在

息心庵遗址

息心庵旧址位于射阳县海通镇,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约有350余年的历史,原有大雄宝殿等多座寺庵建筑,后毁于战火。1993年,经市、县两级政府批准,决定在射阳河风景区内原址复建改称息心寺,经过1

海通国防工事群

海通国防工事群分布于射阳县海通镇境内的沟浜村、射北村,沿东西方向共有23座,有的暗堡之间间距约200-300米,国防工事主体为半地下掩体,方台形约十米,高三米,仅西朝南方向,有二扇门,建筑外

历史沿革:

1949年为通兴乡,1958年建兴隆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海通人民公社,1983年改置海通乡,1994年撤乡改置海通镇,并沿用至今。

施耐庵公园
通兴社区

取李通白的“通”字、蔡金兴的“兴”字而得名,并含生意兴隆,通四海之意。…[详细]

支鱼社区

以境内支鱼港出产支鱼而得名。1946年,为支鱼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支鱼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支鱼村。2001年,撤销支鱼村、蒲头村,设立支鱼…[详细]

南洋社区

取林南村的“南”字和环洋村的“洋”字组合而来。…[详细]

中尖社区

以境内自然村庄中尖而得名。1958年,设立中尖大队。1983年,改设中尖村。2001年,窑湾村和中尖村合并,设立新的中尖村。2009年,撤村设中尖居民…[详细]

大尖社区

以境内自然村大尖庄而得名。1946年,为大尖村。1956年,为大尖高级社。1958年,为大尖大队。1983年,为大尖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当尖村村…[详细]

芦鱼港社区

因紧邻自然河芦鱼港而得名。1977年8月,从窑湾大队划出,因位于芦鱼港南,取芦鱼港的“芦”字和窑湾的“湾”字,名芦湾大队。因芦湾村、林基村均在芦鱼港南…[详细]

团塘村

以境内自然村团塘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为团塘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团塘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新村村民委员会与团塘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团…[详细]

射南村

因地处射阳河南岸而取名射南。1958年公社化时,为射南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射南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鲤鱼村村民委员会与射南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详细]

射北村

因上世纪40年代,当地人居住在射阳的北方荒滩而取名“射北”。…[详细]

沟浜村

原为居民到滩涂钩蛏成帮称“钩帮”,后演变为“沟浜”。…[详细]


以下地名与海通镇面积相当:
到海通镇必去著名景点

海通镇相关名人

海通镇特产与美食
海通镇民俗文化
射阳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