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界集镇 | 隶属:泗洪县 |
行政代码:321324111 | 代码前6位:321324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54.8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6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21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界曹路1号 | |
下辖地区:15个社区、23个行政村 |
地处古泗州与桃源县(今泗阳)交界。100多年前,名为沙砬口,是苏皖交界,后兴为附近较大集市,故名界集。
2024年,撤销界集镇、曹庙乡、太平镇,设立新的界集镇。以原界集镇、曹庙乡、太平镇的行政区域为界集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杜墩村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界曹路1号。
界集镇行政区域面积254.81平方千米,人口10.81万人,辖10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
界集镇地处泗洪县城东北20公里,东濒成子湖,徐洪河、安东河沿镇南方东入洪泽湖,楼尚线、界洋(洋河)线穿境而过,境内水陆交通便捷,是龙集、太平、界集、曹庙、朱湖5个乡镇的重要物流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近年来先后后被省政府授予"绿化先进乡镇"宿迁市"新型小城镇"、"卫生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乡镇"、"体育先进乡镇"、"教育先进乡镇"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界集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界集镇上榜。
2024年9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界集镇为第三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2024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界集镇为2024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2024年7月,界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5月,宿迁市市级重点中心镇名单公布,界集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姬楼遗址地处平原台地,中部隆起,向四周缓慢降低。东距曹界路2 公里,北有条东西向水渠,水渠北是曹庙镇地界,南为大面积农田。墩高2.5 米,南北长175 米,东西宽107 米,面积约1.8 万
遗址地处平原台地,中部隆起,较周边高出约2 米,向四周缓慢降低,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 米。地面采集到的陶片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可辨器形有鬲足、甗腰、罐、豆等,纹饰有绳纹及附
公墓东侧为洪泽湖,占地面积60 平方米,为一座封土墓。墓高2.5 米,底径8 米。墓内安葬的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人数不详。
当地又称陆仙庙,面积约8000 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 米。地表文化遗存较多,有夹砂红陶及泥质灰黑陶,另见红烧土块等,可辨器形为鼎、豆、钵等,属龙山文化遗存。商周时期器形有鬲、豆、簋、甗
1942年置界集乡,隶属泗阳县界集区。
1949年4月设立泗洪县时划属泗洪县界集区,1957年重置界集乡。
1958年撤销界集乡设立界集人民公社。
1983年复置界集乡。
1989年撤乡设立界集镇。
2024年7月,撤销界集镇、曹庙乡、太平镇,设立新的界集镇。
地处古泗州与桃源县(今泗阳)交界。100多年前,名为沙砬口,是苏皖交界,后兴为附近较大集市,故名。…[详细]
以片村名杨岗得名。杨岗:杨姓始居岗岭上,得名杨岗。…[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李塘得名。李塘:李姓村庄有水塘,故名。…[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姬楼得名。姬楼:昔日姬姓曾在此建楼,故名。…[详细]
清代,曹氏于此建宗祠,俗称曹家庙。1976年建向阳生产大队。与辖区地名不符,1981年更名为曹庙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曹庙村。2001年曹庙村与祝圩…[详细]
太平:相传为纪念太平天国运动而取名太平。另据调查,民国十一年,此处兴集,因土匪猖獗,人们企盼太平,取名太平。…[详细]
以辖区太平河“太河”得名。1949年为汤庄村。1958年建汤庄生产大队。1981年更名为汤王大队,以辖区自然村汤王庄命名。1984年改为汤王村。200…[详细]
寓太平兴旺发达之意,取名“太兴”。1949年为吕集村。1958年建吕集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吕集村。2000年,经泗洪县人民政府(洪政复〔2000〕…[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高集社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香城得名。香城:相传春秋时徐偃王选妃于此,为抬高王妃家乡的地位,无城说城,王妃梳妆飘香四里,得名香城。…[详细]
尤岗社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梨园社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杜墩社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曹圩社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黄泥社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以辖区片村名山头得名。此处曾有一座小山包,处成子湖边的岗岭一端,得名山头。…[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吕岗得名。吕岗:吕姓居住岗岭上,得名吕岗。…[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颜圩得名。颜圩:颜姓建的护庄圩,得名颜圩。…[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王墩得名。王墩:王姓始居,村西有个大土墩,得名王墩。…[详细]
以位于安东河东岸“安东”命名。1978年从杨岗生产大队析出建安东生产大队。1983年前行生产大队并入安东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安东村。2001年安东…[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王滩得名。王滩:王姓建村于安东河边湖滩地上,得名王滩。…[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瓦庙得名。瓦庙:历史上此处有座瓦顶庙,故名。…[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陈大庄得名。陈大庄:陈姓居此,村庄较大,得名陈大庄。…[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武岗得名。武岗:武姓居住岗岭上,得名武岗。…[详细]
以辖区片村名称朱家岗得名。朱家岗:朱姓家族居住岗岭上,得名朱家岗。…[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盛圩得名。盛姓在此建护庄圩,得名盛圩。…[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毕沟嘴得名。毕姓居此,村口有大水沟,此为西民便河洼地的“嘴头”处,故名。…[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后钟洼得名。后钟洼:钟姓居住民便河洼地,且位于前钟洼之北,故名。…[详细]
以辖区片村名唐陈杨得名。以唐、陈、杨三姓得名。…[详细]
以片村名周嘴得名。周嘴:周姓居住成子湖边,此地形俗称“嘴”,得名周嘴。…[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谢嘴得名。谢嘴:谢姓居住三面为湖洼地的岭子上,此地形俗称“嘴”,得名谢嘴。…[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许台得名。许台:许姓在此筑庄台,得名许台。…[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南谢得名。南谢:因位于谢嘴南部,得名南谢。…[详细]
自然村杨圩西侧有条水沟,取“洋沟”为村名。…[详细]
以地片名称沉涝洼“沉涝”得名。沉涝洼:这一带地形低洼易涝,得名沉涝洼。…[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桥口得名。桥口:昔日村前有座破石桥,人称此村为桥口。…[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裴南得名。裴南:从老裴圩迁出的裴姓在其南部建村,得名裴南。…[详细]
以驻地自然村娥眉得名。娥眉:石花县娥眉镇在明代建东堆拦水时被淹没,居民迁徙于此定居,以原籍娥眉镇“娥眉”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