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瑶沟乡 | 隶属:泗洪县 |
行政代码:321324204 | 代码前6位:321324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3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瑶沟:集镇南侧有条窑湾沟,沟边之窑改酿酒后便有瑶(意为西王母瑶池,誉美酒之意)沟之称,得名瑶沟。
瑶沟乡位于县城南郊,奎滩河西岸,东隔奎滩河,下河与石集乡相望,南与双沟镇接壤,西与魏营镇毗邻距县城仅5公里。徐宁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分别纵穿境内,泗洪通往安徽等地的西南出口官墩路横穿过境,境内有新汴河,付圩引河两条河流。现辖7个行政村,7个全民队,总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2733.30公顷,总户数5496户,总人口23518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53亿元,财政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2元。
【农业建设】
瑶沟乡具有独特的交通优势,围绕富民强乡目标,全乡 沿宁徐路、宁宿高速、新汴河,付圩引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以农业市场建设带动农业特色化,以特色农业带
2024年12月,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瑶沟乡为2024年江苏省卫生乡镇。
2024年1月,瑶沟乡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文化旅游:
崔庄墓群位于泗洪县瑶沟乡崔庄村。有5座封土墩,南北一字排列,相距200~400米不等,一座已暴露出墓道墓门,墓门前十几米处曾出土成套的汉代青铜鼎。另一封土墩,存高2~3米,底径15~20米左
位于泗洪县瑶沟乡崔庄村。有5座封土墩,南北一字排列,相距200~400米不等,一座已暴露出墓道墓门,墓门前十几米处曾出土成套的汉代青铜鼎。另一封土墩,存高2~3米,底径15~20米左右。平整
傅圩子城址地处平原地带,周围地势平坦,徐宿宁高速公路从城址西部边缘从南向北穿过,近似方形,城垣尚存,东西1 公里,南北约1.1 公里,面积达10 万多平方米,残存城垣底宽约20 余米,高2
丁巷遗址属平原台地,遗址东距徐宁告诉公路3公里,西侧300米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灌溉渠,遗址为墩台型,高约1 米,南北长、东西宽,为长方形,面积约1000 平方米,北部高,南部低缓,文化层厚约
遗址地处平原地貌,呈不规则形,面积约5000 平方米,文化层厚1 米左右,遗址上可见隋代青瓷罐、壶、碗及砖瓦残片。相传因有行宫而得名。
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厅(苏民行〔1997〕20号)通知,撤销畜牧场,从车门乡析出宏伟、桂湾、秦桥、杜庄4个村,从魏营镇析出周桥、付圩、大庄、崔庄、官塘、冯岗6个村和泗洪县畜牧场全部区域组建瑶沟乡。
建乡以来名称沿用至今。
取国营场圃全民性质的生产队“全民”命名。…[详细]
崔姓始居于此,得名崔庄。1949年为崔庄村。1958年建崔庄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崔庄村村民委员会。1998年由魏营乡划入瑶沟乡。…[详细]
因村庄大而得名大庄。1949年为大庄村。1958年建大庄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大庄村民委员会。1998年由魏营乡划入瑶沟乡。…[详细]
秦姓在村旁小河上修座桥,得名秦桥。1949年为秦桥村。1958年建秦桥生产大队。1981年析出另置杜庄生产大队。1984年生产大队改为村。1998年由…[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付圩得名。付圩:付姓建有护庄圩,得名付圩。…[详细]
宋代大军南下,为饮马,官兵在此开挖一面水塘,后人称水塘为官塘。…[详细]
以原建制村周南村、塘王村首字“周塘”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桂姓始居于溧河拐弯处,得名桂湾。1978年建桂湾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桂湾村。1998年由车门乡划属新设立的瑶沟乡。2001年桂湾村与胡三村合并设立…[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驻地自然村胡三庄“胡三”得名。胡三庄:一户胡姓始居于此,后分为三家而陆续成庄,得名胡三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