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刘集镇 | 隶属:铜山区 |
行政代码:320312107 | 代码前6位:32031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116 |
车牌代码:苏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3.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62万人 |
人口密度:约67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因镇政府驻地刘集村得名。山西刘姓人来此定居,并设集市。
刘集镇位于徐州市西北10公里的徐丰公路西侧,南依霍连高速公路,西邻安徽肖县,徐张公路贯穿东西,陇海、津浦铁路在此交汇、面积83.3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
该镇煤炭资源丰富,有年产90万吨的国有煤矿一座。
工业:现有工业企业51家,形成了以主导产品钼铁、氧化钼为龙头,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年产钼铁4000余吨、氧化钼500吨的江苏顺天集团产品远销美日韩德加等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近1500万美元,是徐州市“十强企业”之一。
农业:全镇以故黄河大堤为界,分为两个明显的自然耕作区,堤南为旱作物区、堤北为稻谷区。形成果树1.1
2020年1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刘集镇为2019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刘集镇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刘集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项家大院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项氏族人项文贵荣庭公创建。房屋结构皆为青砖砌墙,屋面为檩条笆砖小瓦,五脊六兽,扎花云雁。整个大院东西宽四十米,南北长五十米,占地面积三亩。中间房子已经拆
刘集车村私塾始建于1935年,创建人为胡兆辩,人称四先生,曾留学日本.民国时期任江苏省协理员、议员、国大代表。学校为两栋共六间,各长十米,宽六米,高约四米,里外青砖到顶,白灰填缝,拱形门窗,
刘集东岳庙庙堂为康熙三十五年(1695)建成,原有庙址占地五十六亩,现存庙堂三间,青砖灰瓦,朱砂外墙,硬山顶,正中有葫芦雕塑。东岳庙内原祭祀的是东岳天齐仁圣帝,也是泰山山神,据庙内碑文记载此
1957年设刘集乡。
1958年刘集人民公社成立。
1983年恢复乡级政权建制,设刘集乡。
1999年撤乡建镇,改设刘集镇,沿用至今。
相传清道光年间,刘姓从山西来此安家落户,并设了个集市,故名。…[详细]
此庄原来是相距很远的两个小庄子,分别住两户人家,住冯姓名冯庄,住王姓名王庄,年长日久,两庄逐渐扩大,合在一起,故取名冯王庄。…[详细]
相楚汉相争时,汉刘邦被项羽打败,从徐州西北,逃至该村,车轴断了,为纪念此事,后人取名此庄为车村。…[详细]
此村原有一座古庙,相传庙内古物皆有梁字,得名梁庄,又因村中有一条沟,把此庄分为东、西两庄,故名。…[详细]
相刘邦的大将用棉布包胳膊之处。1958年成立棉布生产大队,隶属刘集公社;1983年,撤销棉布生产大队,设立棉布村;1999年撤乡设镇,隶属刘集镇;20…[详细]
以村内原有许姓的一座楼,取名许楼。1958年成立许楼生产大队,隶属刘集公社;1983年,撤销许楼生产大队,设立许楼村;1999年撤乡设镇,隶属刘集镇;…[详细]
相传从大孤山搬来几户杨姓人家,在此村安家落户,故名。…[详细]
李庄是三个庄合并而成,李庄最大,故统称李庄。…[详细]
寓意东方吹来的风,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时取此名。…[详细]
此庄姓孟的最多,因孟家人丁兴旺,故称丁孟庄。…[详细]
取欣欣向荣,兴旺发展之意,故名。2003年村级行政区域合并调整,王套村和下河套村合并更名为欣兴村,沿用至今。…[详细]
此村处于废黄河边,施、郭、孙三姓人家在此居住。施家人多,怕水涨进屋,筑一高台,在台上盖屋,周围人家都说像楼,后此庄称为施楼。…[详细]
因该村区域较大,风光秀美,由田园风光之意,故名。…[详细]
郭姓大户曾在此修一座桥,故名。1958年成立郭桥生产大队,隶属刘集公社;1983年,撤销郭桥生产大队,设立郭桥村;1999年撤乡设镇,隶属刘集镇;20…[详细]
住着宽敞明亮的楼房,闲暇时到村图书室看看喜欢的图书,晚饭后到村休闲广场跳健身舞……这就是丁场村村民的幸福生活。丁场村位于刘集镇东南部,东临泉山区,南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