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刘集镇 | 隶属:富平县 |
行政代码:610528114 | 代码前6位:61052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3 | 邮政编码:714000 |
车牌代码:陕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01万人 |
人口密度:约36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以自然镇区刘姓居多而得名。
基本介绍:
刘集镇位于富平县城正东16公里处,2002年元月由原刘集、施家两乡合并而成,毗邻蒲城县和我县王寮、留古、流曲、到贤等乡镇,由康路、富龙路、到张路纵横交错,南接富渭公路,北通西禹公路,在建中的西禹高速公路横穿而过。辖23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其中非农人口0.4万,全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刘集镇历史悠久,早在汉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设镇立集,因刘姓居多,取名刘集镇。
二、农业
刘集镇地处川原地区,是富平县海拔最低处,南北高,中间低,卤泊滩东西横贯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及豆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刘集人民及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刘集镇(奶山羊)榜上有名。
2019年7月,刘集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历史沿革:
明洪武三年(1370年),设镇立集,属孝义里。
清代分别属东乡又十联、十七联。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二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义济乡,辖4个堡。
1949年10月后,属刘集区。
1950年,属第三区。
1956年,改为刘集乡,属刘集区。
1959年,成立刘集公社,属刘集管理区。
1961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更名为刘集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刘集乡。
2001年12月,与施家乡合并设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街南大队,1966年-1976年改称街南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街南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时,易名街南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街北大队,1966至1976年改街北大队革委会;1977至1983年称街北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街北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大张大队,1966-1976年改称大张大队革委会;1977至1983年称大张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大张村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十字大队,1966-1976年改称十字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十字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十字村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尹村村是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张北、新兴、龙泉大队,1966-1976年改称张北、新兴、龙泉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张北、新兴、龙泉大队管委会;1…[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吕当大队,1966-1976年改称吕当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吕当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按吕当村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施家、王家、卤泊大队,1966-1976年改称施家、王家、卤泊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施家、王家、卤泊大队管委会;1…[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曹管、西胡大队,1966-1976年改曹管、西胡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曹管、西胡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时,…[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安平大队,1966-1976年改称安平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安平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按安平村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川河大队,1966-1976年改川河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川河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川河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北甫、高庙大队,1966-1976年改北甫、高庙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北甫、高庙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时,…[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黄塬大队,1966-1976年改称黄塬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黄塬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黄塬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永合、二合大队,1966年-1976年改称永合、二合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永合、二合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胜光、双王大队,1966年-1976年改称胜光、双王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胜光、双王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