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圩镇 | 隶属:响水县 |
行政代码:320921103 | 代码前6位:320921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5 | 邮政编码:224000 |
车牌代码:苏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8.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6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8个行政村 |
乾隆年间由苏州迁至涟水薛集、厉方圩等地的薛姓,故名薛圩。后嘉庆年间兴集。兴集时,距黄圩不远处的佃湖集主以十里之内不得兴第二集为由向官府控告。后因黄举人力争胜诉,群众为纪念黄举人,将此地改称黄圩。
一、区位环境
清乾隆年间,由苏州迁至涟水薛集、厉方圩等地的薛姓迁此,筑圩防盗,初名薛圩;清嘉庆年间形成集市。成市之初,距黄圩不远的佃湖集主以5千米内不得兴第二集市为由,向官府控告。薛圩人请当地黄姓举人出面,黄据理力争,佃湖集主败诉,薛圩继续兴旺,举黄氏为集主,更名黄圩。镇以驻地命名。位于北纬33°59′54″~34°1′18″,东经119°36′47″~119°38′26″,地处境内西南部,南以中山河为界,与滨海县天场镇隔河相望,西南与涟水县石湖镇相邻,西与灌南县百禄镇接壤,北与小尖镇毗连。镇人民政府驻黄圩居,邮政编码224614,距县人民政府驻地24千米。政区南部为废黄河故道沿岸,地势
2022年1月,黄圩镇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文化旅游:
古云梯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关。位于今江苏省响水县黄圩镇云梯村境内,在明清时代是防倭重镇。明洪武帝在京师和全国各地设置卫所,明成祖时,云梯关就是大河卫的卫所。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十
黄圩孝子坊位于江苏省响水县黄圩镇南部,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孝子坊位于响水县黄圩镇南部,为一座单门石牌坊,孝子坊的上边的横匾中间刻有御书“孝子坊”尺方大字;匾的左右两
黄圩在1940年10月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以前属于涟水县第四区。
1941年民主政权建立后,先属涟灌阜边区办事处,后属滨海县第一区。
1945年建立黄圩区。
1949年11月,滨海和阜东两县合并组建新的滨海县,这里属于滨海县黄圩区。
1957年撤区设立黄圩乡,1959年初置黄圩火箭人民公社,后改为黄圩人民公社,1966年响水县成立,划入响水县,2000年撤乡改为黄圩镇。
因地处黄圩街而得名。1958年,成立黄圩大队。1983年,改为黄圩村。2000年撤乡设镇时,改为黄圩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因位于黄圩镇西南,得名黄南。1955年,成立三合初级社、高级社。1958年,更名为三合大队。1983年,改为三合村。2001年,原三合村、小圩村合并,…[详细]
为纪念烈士朱云彩,故名。1958年,为云彩大队,属黄圩公社。1983年改设云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湾圩村与云彩村合并,组建新的云彩村,同时设立新…[详细]
大兴村由原来的大拐、兴庄合并而成,取原大拐、兴庄两村首字命名,同时有兴旺发达之意。…[详细]
为纪念革命烈士路均平,命名为均平村。1945年前,称乔老庄,隶属黄圩乡。1945年年底,为缅怀革命烈士路均平,命名为均平村。1958年,成立均平大队。…[详细]
该村因地处黄圩镇之北,因此取名黄北村。2001年,河东村村民委员会和纪圩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黄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地处黄圩的东面,又取繁荣昌盛之意,故名。…[详细]
龙马村位于黄圩镇的最南端,东与云梯关相依,南与涟水县石湖镇接壤,西与石湖镇南禄中心社区相邻,北连黄南居委会。下辖8个村民小组,由龙背、小马圩、大马圩、…[详细]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阜宁县志》中记载:北宋元以前,北沙即为海口,自黄河夺淮合流入海,淤沙渐涨,有土套十余,形若云梯,故名。…[详细]
自古黄河十八弯,人们便用“套”来命名,一个弯就是一“套”。双套因靠近古黄河,那里有两个河湾,故称双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