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戴埠镇 | 隶属:溧阳市 |
行政代码:320481103 | 代码前6位:320481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9 | 邮政编码:213000 |
车牌代码:苏D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8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9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旧时南部山区里石材、竹木、果类丰盛,河埠水运码头成为堆放货物集散之地,俗称“堆埠”,清嘉庆年间因谐音称戴埠。
戴埠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面与宜兴市西渚镇、太华镇接壤,南面与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毗邻,西与天目湖镇毗邻,北依溧城镇,是全国千家名镇、国家卫生镇、江苏百家名镇、苏浙皖三省边界的商埠重镇。全镇总面积162.99平方公里,人口5.22万人。
国家AAAAA级风景区—南山竹海坐落在戴埠最南端8万亩翠竹之中,吴楚农耕文化园、翠谷庄园等一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AAA级景区都分布在镇域内。在未来的旅游规划中,戴埠将以山、水、竹、寿、泉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旅游开发,促进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
【做优园区新转变】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挑战,认真落实稳增长、促发展的各项措施,经济运行继续保
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推介戴埠镇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休闲旅游)。
2023年3月,戴埠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休闲旅游)。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戴埠镇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戴埠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戴埠镇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6年11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戴埠镇为第二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戴埠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牛场窑群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南山景区管委会的牛场村,由华神山古窑址群、坝上头古窑址、下西窑村西北古窑址、大塘村东古窑址、大塘村西古窑址、下西窑村西古窑址、下西窑村南古窑址、木竹颗村南古窑
善庆桥,又名:资善桥、高要桥,俗称“高桥”,坐落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溧阳市南山景区管委会集镇南部,位于戴埠镇竹行头街双井1号屋西侧,系清代青石单孔石拱桥。善庆桥系南北走向,桥长15米,矢高5
千华寺遗址位于溧阳市戴埠镇山口村委崔岕村西南约300米处。千华寺,坐东朝西,西靠青龙山,原有山门、大殿、荷花池。南北长41米,东西长46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文革”期间,拆毁大殿,今仅
周氏佳城遗址位于戴埠镇新桥村颜巷里村北,现地表仅存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考中进士,授太平县教授周珽(字霞屏)宅前遗物,青石三开间冲天式牌坊一座。周珽(生卒年不详),字霞屏,他的父亲周
古官道位于溧阳市戴埠镇李家园村同官岭史家山上,为石块铺砌,宽约2米,长约1.5公里,它是江苏通往安徽的越境古道。古道一端是同官岭,翻过同官岭就是安徽。建文四年(1402),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
1949年为戴埠乡,1958年改称戴埠人民公社,1964年改置戴埠镇。
1975年析建戴南公社、戴北公社和戴埠镇。
1983年戴南公社并入,1992年戴北乡并入。
2007年3月,横涧镇并入,形成今境。
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旧时南部山区里石材、竹木、果类丰盛,河埠水运码头成为堆放货物集散之地,俗称“堆埠”,清嘉庆年间因谐音称戴埠。…[详细]
因位于溧戴河西岸而得名。2002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横涧镇社区是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戴埠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戴南村:地处戴埠镇的南部丘陵山区,区域面积9.02平方公里,21个村民小组,905户,2750人。…[详细]
牛场村是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戴埠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因位于溧埭河西岸而得名。1958年,建河东大队、河西大队。1983年,改为河东村、河西村。2001年5月,河东村并入河西村。…[详细]
因戴埠高桥而得名。1955年,成立工农联盟商级社。1956年,划分一个林桑队,林桑队改为高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改为高桥大队。1983年…[详细]
由主村山口村得名。1959年公社调整体制,成立山口大队;1983年5月,山口大队改为山口村村民委员会;2010年7月,崔岕村委并入,沿用至今。…[详细]
由洪武大队而来。2001年5月,红武村和浩联村合并,名红武。人民公社时为少武庄大队,“文革”中改红武大队,1983年改红武村委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因该村紧靠戴北乡政府,故而取名为戴北村。…[详细]
因村委位于赵家桥村而命名。赵家桥村,解放初属新桥乡,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人民公社化时,归为大队,1983年,体改时改为村民委员会,一直赵…[详细]
该村委会驻地在郑墅故名。解放初,属新桥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村委会至今。…[详细]
因异地同名改名,地形地貌命名,历史上为和尚菜园,后因山岭地区,松树等植物较多。…[详细]
由南渚村自然村而得名。1983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因原名横涧大队,故名。1958年8月,成立横涧人民公社,建横涧大队、深溪岕大队。1983年,横涧大队改为横涧村、深溪岕大队改为深溪岕村。2009年7月…[详细]
因自然村黄岗岭而得名。1959年公社调整体制,成立黄岗岭大队。1983年改为黄岗岭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由同官村而得名。1983年沿用至今。…[详细]
李家园村总面积15.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59人,有南山竹海和御水温泉两个5A级景区,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3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7000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