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李口镇 | 隶属:泗阳县 |
行政代码:321323105 | 代码前6位:321323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87万人 |
人口密度:约42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黄河改道前,此地有渡口,相传有李姓义务摆渡,故取名李义口,久久相传得名李口。1912年后,改为李家口。1949年后简称李口,沿用至今。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李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1.5公里。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5.1万。众(兴镇)裴(圩)公路过境,东濒中运河,西邻高松河。辖李口、谭坝、崔陈、时庄、凌孟、杨码、葛庄、灯塔、李庄、川形、彭码、罗圩、其虎、臧梨园、渡口、完小、吴集、闸口、芦塘、八堡、东河、大桥、徐圩、邱渡、兴道、李口农科、金码、东沟28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棉花。编织渔网是该乡传统特色副业,为渔网生产专业乡,建有苏北渔网市场。
2024年12月,李口镇入选2024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名单。
2024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李口镇上榜。
2024年12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李口镇为首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文化旅游:
八堡村位于李口镇东北部,东依京杭大运河,西临古黄河,地势起伏,水系贯通,树木葱茏,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典型的苏北古村落特色,其中垂钓中心占地40余亩,麋鹿园占地100余亩,共有麋鹿7头,这里可
魏其虎(1914-1947),泗阳李口乡陈魏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淮宝县副县长,1947年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就地掩埋,1951年移葬于今址。1981年建墓园。墓
清代属吴城乡。
1912年后,属吴城市。
1957年,置李口乡。
1958年,改为李口人民公社。
1983年,复置李口乡,1999年9月李口撤乡改镇。
李口原名李义口,由李姓摆义渡故名李渡,后简称李口,并沿用至今。…[详细]
因此地葛姓较多,影响较大,故名。1958年设立葛庄大队;1999年更名为葛庄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与原农科村合并成立葛庄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为纪念魏其虎烈士而得名。1958年为纪念魏其虎烈士设立其虎大队;1983年更名为其虎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改置其虎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因此地姓凌和姓孟的群众比较多,故而得名。…[详细]
因此地过去为渡口,常有摆渡人摆渡而得名渡口。…[详细]
农李村是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李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因此地居民中李姓为大姓,聚而成集,故由姓氏得名李庄。…[详细]
由姓吴在此兴集,故名。1958年设立吴集大队;1983年更名为吴集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与完小村合并成立新的吴集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卢塘村是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李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李口镇八堡村位于泗阳县李口镇东北部,距离县城约4公里,东依京杭大运河,西临古黄河,徐闸路贯穿而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民风纯朴。全村现有16个村民小组…[详细]
因该村落的地理位置紧靠京杭运河南面,故取名南运河村。…[详细]
为防止废黄河水上涨危害百姓,有一谭姓官员指挥修筑大坝,故名。…[详细]
因当地居住的崔姓和陈姓老百姓比较多,故而得名崔陈。…[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此地有座庙宇,且当地居住的李姓众多,故名。…[详细]
相传此地曾有一户罗姓大户人家为了防御外来入侵建立一道大圩墙,故而得名。…[详细]
因当地梨树种植早、树最多、梨品相好而得名梨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