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临河镇

地名:临河镇隶属泗阳县
行政代码:321323106代码前6位:321323
行政区域:江苏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27 邮政编码:223800
车牌代码:苏N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6.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11万人
人口密度:约53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个社区、1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因集市临古黄河而兴起,名临河集,镇因集得名,故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临河镇行政区域面积76.9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辖5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临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12.5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4.9万。徐(州)淮(阴)公路穿境。北濒中运河。辖临河、小店、熊码、王三庄、房湖、沈圩、王窑、翟庄、云渡、朱庄、曹渡、条堆、杨工、河滩、大兴、骆湾、冯庄、曹码、许码、胡庄、何庄、西稍、临东、肖庄、临河农科25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棉花。桃雕业历史悠久,被文化部命名为桃雕艺术之乡。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临河镇被命名为第六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2023年1月,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临河镇为2025年度江苏省卫生镇

文化旅游:

杨工大塘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桃源县(今泗阳)黄河北岸杨工漫口,冲成泓,水入县境六塘河,湮没人畜数十里。官民抢险,运石堵塞缺口,并有杨姓管工死于此。之后人们将此处黄河水患留下的遗迹称为“杨工大

历史沿革:

清代属陆陈乡。

1912年,属临河市。

1937年,属淮泗县。

1949年,属泗阳县。

1954年,设临河区。

1957年,改为临河乡。

1958年9月,成立临河人民公社。

1983年6月,复置临河乡,1999年撤乡改镇。

2020年7月,根据《省政府关于同意变更泗阳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20〕65号)文件规定,同意将原众兴镇的杨集、林苗圃、大兴三个居委会划归临河镇管辖。

云龙湖
临河社区

日本侵华时期时曾在此修建炮楼,四周开挖成河道,故被当地百姓称为临河。…[详细]

小店社区

清朝年间此地有一条官道,设立一大一小两个驿站,大的喂养骡马,小的寄宿官员,住人的称为小店,故而得名。…[详细]

苗圃社区

因为其驻地林苗圃为苗圃种植基地,故而得名。…[详细]

杨集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几家杨姓百姓在此处开槽坊,慢慢形成一个集市,故取名杨集。…[详细]

大兴社区

大兴社区:位于众兴镇西南角,人口8000余人。…[详细]

胡庄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此地胡姓居多,所以得名胡庄。…[详细]

曹码村

因当地姓曹百姓居多,且有姓曹的大户修建码头而得名曹码。…[详细]

房湖村

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当地有一姓房的大户开槽坊,后遇洪灾形成洼地,故名。…[详细]

曹渡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常有姓曹人家在运河上摆渡,故名。…[详细]

杨工村

清朝道光年间,黄河决口在此地冲刷出一个大水塘,当时县衙杨管工为治理洪灾不慎死于水中,后人称此地为杨工大塘,口口相传得名杨工。…[详细]

云渡村

因此地曾有云氏人家在大运河上以摆渡为生,故名。…[详细]

熊码村

此地原住民熊姓宗族居住于黄河堆上,日本侵华时期修建土公路,形成一码坡,故称熊码。…[详细]

沈圩村

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当地一沈姓地主为了保家护院,在此地筑土围墙,故名。…[详细]

冯庄村

因该村落是在冯姓地主的土地上形成起来,所以得名冯庄。…[详细]

何庄村

因该庄居住的何姓比较多,所以得名何庄。1958年设立何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何庄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何庄,沿用至今。…[详细]

西稍村

过去此地熊姓大族有两个少爷,一个住村东边,一个住村西边,后取住在西面的少爷而得名西少,口口相传演变成西稍。…[详细]

王三庄村

因当地主要由有三个以王姓百姓为主的村庄构成而得名王三庄村。…[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临河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临河镇面积相当:
到临河镇必去著名景点

临河镇相关名人

临河镇特产与美食
泗阳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