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过埠镇 | 隶属:崇义县 |
行政代码:360725102 | 代码前6位:360725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车牌代码:赣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4.3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7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过埠村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因过埠原圩址在在江北岸下埠头,名长乐圩。清道光十四年(1834)被洪水冲毁,便迁至上埠头,过埠由此得名。
崇义县辖镇。县木竹、粮食生产基地之一。1950年属过埠镇和水石、水沣等4乡,1958年为五指云垦殖场,1962年设过埠公社,1984年改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镇府驻过埠圩,距县城11公里。面积100.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境内公路纵横交错,鱼梁坝上堡公路经此,陡水水库有客轮经此。为县境西北部交通枢纽。辖高坌、河口、铁木、黄背、下黄背、果木、长湾、泮江、过埠、石路、长庆、河梅、长流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天然香料厂、松香厂。矿产有钨、锡、铜、铁、花岗石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薯类、豆类、蚕桑、松、杉、杂木、毛竹等。过埠大桥雄跨麟潭江两岸。是江西省单孔跨径最大的路桥。国营高坌林场在
2016年8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过埠镇第九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2014年7月,过埠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3年,过埠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1949年前夕,属过埠乡。
1949年后,为过埠区,含过埠镇以及水石、水沣等乡。
1956年,过埠区政府所在地迁至思顺。
1958年,撤销垦殖场,设立过埠公社。
1968年,金坑公社并入。
1972年,恢复金坑公社。
1984年,改为过埠乡。
1987年,改为过埠镇,得名后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过埠原圩址在在江北岸下埠头,名长乐圩。清道光十四年(1834)被洪水冲毁,便迁至上埠头,过埠由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过埠原圩址在在江北岸下埠头,名长乐圩。清道光十四年(1834)被洪水冲毁,便迁至上埠头,过埠由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铁木产出铁矿,取名铁墓里,后改名为铁木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了解,村中原有很多芒草,取名芒背,民国时期改名为黄背。…[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过埠区木泮乡,1958年属五指云垦殖场果木分场,1962年属过埠公社果木大队,1968年与长流,联合合并属联合大队,1981年起…[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中经过的河流长而弯,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过埠水石等4乡;1956年属过埠区联合大队;1958年属联合大队;1963年属过埠公社联合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泮江地片名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过埠区木泮乡;1958年属五指云垦殖场果木分场;1962年起属过埠公社泮江大队;1984年按上级的统一部署…[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古以来因金坑产出金子,多有人在金坑江中淘金,本村位于金坑江下游,且因村庄所在区域地形狭长,取名长金,解放后改名长庆,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梅源河自北往南斜贯其境,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于过埠区河梅乡;1958年属五指云垦殖场;1963年起属过埠公社河梅大队;1984年按上级的统一部…[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石路坑地片,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石路村;1958年属五指云垦殖场过埠分场;1962年属过埠公社石路大队;1968年属过埠大队;1984年按…[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座山场很高,另岔路口多,后演变为坌,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