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扬眉镇 | 隶属:崇义县 |
行政代码:360725101 | 代码前6位:360725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车牌代码:赣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6.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163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扬眉圩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因驻地街北面有座形似眉毛的小山脉向东延伸,蜿蜒曲折,约有1500米,活像扬起的眉毛,由此得名“扬眉”。
扬眉镇位于崇义县东部,距县城34公里,东与龙勾乡相接,南与大余、南康两县毗邻,西与长龙镇相交,北与上犹县交界,总面积79平方公里,山林面积85172亩,耕地面积7799.31亩,圩镇面积0.61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798人。2006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0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7.3万元,工业总产值2890.7万元,固定249.5万元,人均存款余额49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5元。
本镇特色介绍:
1、我镇为县主要脐橙产地,脐橙品质优良,现有脐橙10586余亩,年产量1000万余公斤。
2、经过多年的培植发展,我镇形成了以钨
2024年3月,扬眉镇被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5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2016年8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扬眉镇第九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元朝,属南唐县隆平里,属南安路。
明正德十二年(1517),属崇义县隆平里,属南安府。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属崇义县崇教乡,属南安府。
1938年,崇义县分为4区,扬眉设区,辖扬眉、长龙、龙勾,1941年,崇义撤区,扬眉区改为扬眉乡。
1949年8月20日,扬眉设区,辖扬眉、长龙、龙勾3乡。
1952年12月22日,崇义县划为8区,扬眉区改为崇义第二区。
1958年11月12日,扬眉区改为扬眉公社。
1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地位于长龙至龙勾的芦江河,故名。2007年7月,为更好的服务扬眉镇城市居民,特设立扬眉镇芦江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位于扬眉江南岸,以境内有几个村民首字为“石”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圩背扬眉山下曾建有古寺得名扬眉寺。以境内扬眉圩命名,意为“扬眉吐气”。…[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村位于北部低丘盘踞,南部谷底平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落处于小姑河旁而命名为小姑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扬眉镇南石乡,1958年成立小姑大队,1969年并入华坪大队,1972年从华坪大队划出,复为小…[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白枧地片名命名,从而得名白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扬眉区白枧乡,1958年属白枧大队,1961年分出阳星大队,1984年按上级的统一部署建乡换…[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南石乡,1958年成立桥头大队,1968年并入南石大队,1969年随南石并入扬华大队,1972年起从扬华大队划出,复为桥头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最早成立农业社,被全县誉为合作化运动新星,故名阳星。意为像太阳一样引领我们,是东方升起的第一颗星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扬眉区太坪乡,1956年合并白枧乡,1958年属人民公社分两个大队,即太一大队,太二大队,1961年太一大队又分为两个大队,即新…[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1969年华芦、坪田、小姑合并而称华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坪田塅地势平坦,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扬眉区华坪乡,1958年成立坪田大队,1969年并入华坪大队,1972年起划出,复为坪田大队,1984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