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万坊镇 | 隶属:南城县 |
行政代码:361021108 | 代码前6位:36102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4 | 邮政编码:344000 |
车牌代码:赣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8.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4万人 |
人口密度:约8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因辖区万坊村而得名。“万坊”:唐中和年间,万氏从万坊庙背迁入,故名。
万坊镇位于南城县的西北部,东邻南城县徐家乡,西北毗临抚州市,南接建昌镇(县城),盱江于镇域东部由南至北贯穿而过。由于廖坊水库的建设,镇政府将从老镇区——岳口街搬出择址新建,新镇区位于邓家边,距县城仅7公里。
全镇总面积168.9平方公里(岳口乡133.9平方公里,建昌镇并入3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岳口乡8个,建昌镇6个),152个自然村.乡镇卫生院一所,中学一个,中心小学一个,工商所一个;目前已有企业为秋茶油厂、造纸厂、金矿有限公司。
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223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578万元,农业总产值3653万元。财政收入1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0元,农民主要收
2022年3月,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万坊镇为2025年度江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万坊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3年,万坊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文化旅游:
钟氏节孝牌坊位于南城县万坊镇黎家边村,类别为抚州市。钟氏节孝牌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碑山遗址是因兴建廖坊水库而进行前期文物普查时发现的。2005年11月,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始时南城县万坊镇大徐村西南的碑山商周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其出土的主要器物
1949年初分属一区万年乡和五区云盖区,1949年10月后属二区,1958年将岳口管理区并入称万坊公社,1961年划出岳口,1965年称庙前公社,1966年又称万坊公社,1968年与岳口合并称前进公社,1972年又将岳口划出称万坊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镇,称为万坊乡。
2000年5月,撤销麻姑乡,并入万坊乡。
2001年10月,撤消万坊乡,划归建昌镇。
2005年4月,撤销岳口乡,由原岳口乡和建昌镇6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万坊”:唐中和年间,万氏从万坊庙背迁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坑”:明正德年间,郭姓从崇仁古塘迁入,建屋于西坑垄,取名西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徐家桥”:明洪武年间,吴、黄两姓从临川迁入,建村在小溪边,小溪上原有桥一座,为徐氏所建,取名徐家桥。…[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鄱阳”:熊氏从万坊姑桥营塘迁入,建村前,茅排竹木商在此设闸冲放竹木,大水漫延成湖,始称鄱阳湖,后更名鄱阳。…[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港”:元至正年间,江姓从南丰县江家山迁入,因建村于小港东岸,取名东港。…[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双港”:明永乐年间,刘姓从县城迁入,因村建在两条小溪汇口处,曾名双溪口,后称双港口。…[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黎家边”:明万历年间,黎氏从司古墩迁来,取名黎家边。…[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徐”:明永乐年间,胡仲祥从南丰迁入,后因徐姓曾发展到300多户,1000余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游家巷”:《盱江游家巷姜氏支谱》明崇祯十二年(1639),姜氏由临川八十八都界山大富源迁此,因游姓居多,村建成长巷,取名游家巷。…[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邓家边”:明万历年间,邓氏从浔溪大竺迁此,邓氏建屋于山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万坊”:唐中和年间,万氏从万坊庙背迁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岭”:明崇祯年间,吴氏从株良世厚迁入,因村坐落山岭上,取名上岭。…[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钟家边”:钟氏从邻村钟家岭迁入故名。1949年初属一区万年乡,1949年10月后属二区上岭乡。1956年分属上岭乡、万坊乡,称幸福初级社、东光高级社…[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坑”:明天启年间,吴氏从邻村连坊迁入,因村坐北朝南建于坑形低洼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湖”:因胡姓开基,且建于山坡上首,故名上胡。明正统年间,从本县黎家边迁入,始称上胡,后村里缺水,希望水丰,更称上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