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同安乡 | 隶属:宜丰县 |
行政代码:360924201 | 代码前6位:360924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5 | 邮政编码:336000 |
车牌代码:赣C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205人 |
人口密度:约4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同安原名张家,北宋宣和年间,乡人张资任指挥使,金兵攻汴时,资固守宣化门,力战殉节,南宋高宗追封同安郡公,由此改名同安。
同安乡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中段南麓,宜丰县境东北部,总面积为91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62个村小组,全乡总人口8257人。乡境大部分为山岳区,仅东南局部为丘陵,境内最高点云峰坛,海拔1028米,最低点海拔85.9米。全乡木竹资源、瓷土、花岗石等矿产品十分丰。同时,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洞山,不但是佛教曹洞宗祖庭,且是一处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经济指标稳中有升。2018年全年完成财政收入5618万元(其中国税4937万元,地税681万元),同比增长13.7%;完成工业总产值10.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6%;主营业务收入9.23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同安乡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逢渠桥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同安乡洞山村的洞山百步岸以上300米处。逢渠桥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江西省境内第三座宋代古桥,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随太平乡由高安划入新昌县。
1932年编组保甲,属第七区。
1935年乡境分为两个保联(1937年撤销1个保联)。
1939年改名同安镇,内设8个保。
1941年改名太安乡。
1946年与平治乡合并为太平乡。
1949年属棠浦区。
1950年乡境设党田、同桂、桂横等乡。
1953年属第七区,增设横联乡、同桂乡改名同安乡。
1956年,同安、桂横、横联、党田4乡合并为同安乡。
1958年成为黄岗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同安原名张家,北宋宣和年间,乡人张资任指挥使,金兵攻汴时,资固守宣化门,力战殉节,南宋高宗追封同安郡公,由此改名同安。…[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宋时期,白氏由花桥迁居至此,当时地名为桂林。自毛氏迁居至此后改名为党田,1983年设立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洞山——曹洞宗而来。1982年因洞山开发建设,加与本县另外一个石陂重名,故改为洞山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名张家,北宋宣和年间,族人张从禋参加抗金战争,力守宣华门,壮烈牺牲。后高宗追封他为同安群公。为纪念张从禋,族人用他封号给家乡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面环山,山上多瓷土(俗称鹅脑髓)地形形似鹅颈,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名人张玉祖居,有住宅,故名。后梁时,九江观察使张玉隐居于此,简称宅里。1983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7月前属太平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棠浦区横联乡,后属太平区横联乡。1956年撤还并乡属同安乡。1958年成立花桥乡分场(公社)罗家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3年从罗家大队分开,并入黄海大队。后黄海大队并入到东槽大队,1983年成立东槽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太平乡第四保。1949年后土改初期明水属联合乡管,后属横联乡管。1958年成立大队,明水属同安大队。1983年成立明水村民委员会。…[详细]